一、中止犯罪能不能判缓刑
中止犯罪能不能判缓刑,但是需要满足犯罪分子数据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刑事犯罪累犯能不能判缓刑
视情况而定。根据《刑事诉讼法》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不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不能适用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团伙抢劫罪能不能判缓刑
团伙抢劫罪一般不能不能判缓刑,但如果嫌疑人积极主动交代犯罪事实,争取立功,积极退赃态度端正,积极赔偿获得受害人谅解,最终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也可以判处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n(一)犯罪情节较轻;\n(二)有悔罪表现;\n(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n(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n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n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犯罪分子犯罪中止能否缓刑?
284人看过
-
强奸罪犯能否获得缓刑中止?
180人看过
-
触犯了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能不能判缓刑
108人看过
-
罪犯被判处5年能不能缓刑
419人看过
-
犯罪预备能不能成为中止犯?
49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被判了实刑能不能缓刑
136人看过
-
犯罪分子犯罪中止能否缓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5犯罪分子犯罪中止能否适用于缓刑,应当根据司法判决的结果而定,如果司法判决的结果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显然是适用于缓刑的,特别是犯罪中止后没有造成伤害的,一般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
强奸犯罪中止的能否缓刑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7对于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犯罪能否立案中止不判刑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4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也要判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缓刑可能会怎么样?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20符合条件的可以判缓刑。根据刑法,缓刑的条件如下: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其次,犯罪分子确实有悔改的表现,法院认为暂时不执行所判的刑罚也不会危害社会;第三,罪犯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
犯罪中止能算不算犯罪中止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09中止犯罪构成犯罪。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依法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中止犯罪。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