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被骗3000元立案吗?
可以,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如何防范微信被骗?
1、消费者最好去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或者到实体店采购。
2、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否则吃大亏必不可免!
3、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少做白日梦。”
4、对微信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
5、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
6、遇到微信被盗号的情况,您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对方,听对方声音就可以避免受骗。
三、微信诈骗的手段主要有什么?
1、利用代购诈骗:诈骗者声称为您打折海外代购,付款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理由要您加付“关税”,但您加付了钱之后却收不到货品。
2、二维码诈骗: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您返利,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是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您的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3、盗号诈骗:诈骗者冒充您的家人跟您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您要钱。
4、身份伪装诈骗:诈骗者一般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您搭讪骗取您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5、点赞诈骗:现在微信“朋友圈”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一种诈骗方式是集赞者发布消息称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礼品或优惠,实际等您集满了赞,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拿到手的奖励却“缩水”了。另一种诈骗方式是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6、微信假公众账号诈骗:诈骗者喜好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您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
哪些是利用微信诈骗的手段
224人看过
-
微信诈骗手段知多少
343人看过
-
微信被骗1500能立案吗,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341人看过
-
3000元被骗,能否立案?
495人看过
-
上海网络诈骗多少立案,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
156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3000立案么
229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诈骗手段怎样才能立案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8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犯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被骗460元能立案吗是用微信诈骗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8被诈骗460元不能立案吗,微信诈骗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以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
3000元诈骗能立案吗,法律有哪些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3诈骗3000元的能立案,因为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就属于诈骗罪,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 诈骗3000元属数额较大的情形,这是指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所以诈骗3000元适用于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刑罚,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但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含骗取无形物和财产性利
-
诈骗案一般有哪些手段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04诈骗犯罪手段如下:冒充军官,政府干部实施诈骗;伪造车牌和驾照进行诈骗;用假身份证骗取真营业执照。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
上海网络诈骗多少立案,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7【1】上海网络诈骗案立案标准是五千元。【2】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二○一四年四月十五日节选: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一)诈骗财物价值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3】网页链接点击主流媒体——烟台长安网看:警惕“新型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