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银行上海分行为推广该银行信用卡服务,向社会承诺在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的服务,即只要持卡人在发现该卡遗失、被窃、被抢或被抢劫后立即挂失,对挂失前72小时卡内被盗刷损失金额均由银行承担。见有承诺保障,本市林华(化名)即办理了该银行信用卡。岂料,当林华持有的信用卡被窃,遭到他人刷卡消费时,向银行要求理赔遭却拒绝,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该银行兑现补偿。日前,静安法院一审判决,对林华之诉判决不予支持。
2007年11月,林华向该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签署了领用合约。合约中明确信用卡的申请、使用、信用额度、收费和还款等条款。其中第八条规定,合约解释权属于银行,合约及信用卡章程的修改、收费项目或标准变化、利率调整等一经公布即为有效,无须另行通知持卡人,修改后的条款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另外,银行还在网上公布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对于选择仅凭签名消费方式的,在挂失前72小时内发生信用卡被盗用刷卡消费损失,承诺符合失卡保障的赔付条款,提供相应金额补偿。还明确不享受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几种情形,其中持卡人最近三期账单有还款延滞行为。
林华领取了该信用卡后,进行了签名消费。2009年4月20日,林华发现该信用卡被盗并被消费5800元和6960元,即向该银行电话挂失,又向警方报案。事后,林华以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向该银行提出补偿,但银行却以林华有延滞还款,不符合适用条件拒绝他的请求,这引起了林华的不满,于同年7月初起诉到法院。
林华向法院诉称,在4月20日晚上19时45分左右,他在饭店就餐时钱包被窃,包括该银行的信用卡。同时,林华的手机短信提醒,该卡进行了5800元和6960元两笔消费交易。林华报警并向银行通报申请失卡保障,但银行以他账户最近三期账单中有一次还款延滞为由,拒绝履行承诺,引起这场诉讼纠纷案,请求判令该银行支付信用卡被盗刷金额12760元。
法庭上,该银行答辩称,依照合约,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已在网站上公布详细规定,林华有延期还款的行为,不符合适用条件,不认同林华的诉讼请求。
针该银行答辩,林华声称自己不是故意延迟还款,银行单方制作网页限制条款属格式条款,有违公平且未告知过自己,不应该适用。
法院认为,林华签署该银行的信用卡合约,领取银行信用卡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均应恪守。合约约定修改、收费项目或标准变化、利率调整等通过网站公告等方式公布,不再另行通知。格式前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应属上述修改或调整范围,银行通过网站公告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公布。该服务虽未在合约中约定,但经公布已对双方产生法律效力。审理中,林华也承诺在信用卡被盗前,最近三个月内有一期延滞还款。那么银行拒绝提供该服务并无不妥。林华认为网站公布内容系格式条款,其中的免责条款应为无效,法院未予以采信,遂判决对林华之诉不予支持。
-
银行卡未离身却被盗刷案件
336人看过
-
信用卡纠纷--已挂失信用卡遭盗刷,谁之过?
52人看过
-
信用卡遭盗刷有哪些解决对策
312人看过
-
借信用卡给别人刷了,却遭遇不还钱的尴尬
418人看过
-
朋友盗刷信用卡,那么信用卡盗刷怎么判
468人看过
-
信用卡被盗刷未挂失自担责
453人看过
-
-
遭遇了盗刷信用卡民事纠纷,其如何进行解决?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9是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数额。 如果是盗窃并使用的,涉嫌是盗窃罪。(注意刑法196条最后一款)盗窃罪数额较低就可构成。 如果是伪造信用卡的,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比如捡到别人的信用卡使用的),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冒用信用卡,数额达到5000元构成犯罪)。
-
盗刷信用卡怎么判刑,信用卡盗刷罪怎么判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铰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
盗刷信用卡怎么处理信用卡盗刷报案方法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10信用卡被盗刷,在工作地报案即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信用卡网络盗刷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24算是盗窃。信用卡刷卡的话自己的手机就会进信息,到期还款前银行也会短信提醒,应该不会发生你所说的卡里被人盗刷100一直不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知道卡丢失了,失主会马上注销的。 盗窃罪的成立条件 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