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引诱信的法律意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4 21:11:39 437 人看过

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

1、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

2、要约邀请能引起对方发出要约,但不会成立要约。即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3、要约邀请的其他法律意义。

一、合同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是什么

1、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包括将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内容,要约中含有当事人表示愿意接受要约约束的意思,而要约邀请则不含有当事人接受约束的意思。

3、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往往采用对话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

二、招标属于要约吗

招标是否属于要约要分情况进行讨论:1、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招标公告属于要约邀请,如果需要订立合同,则需要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2、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如果招标的内容符合要约的条件,主要包括,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则该招标为要约。

三、客户明天签合同应该怎么说

一般来说合同双方就合同的内容,条款等协商要经过法律上所规定的要约邀请,要约,反要约和承诺四个步骤,其中要约和承诺是任何一份合同签订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所谓要约就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即要约人)为了达到其签约的目的,向对方当事人即受要约人提出建议或合同草案,表示出愿意与对方签订合同的意思。

要约一般可以采用书面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方式,当然要约人提出要约是为了要对方按照要约与之订立合同,因此要约的内容基本上应当具备有合同的必要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等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0: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要约相关文章
  • “买楼读重点小学”属要约引诱
    本报讯(记者李婧实习生张晓莺)旨在让子女不交赞助费可入读京溪小学的白云区畔山花园业主状告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二审依然败诉。昨日,业主们表示,二审判决让他们感觉“官司虽输犹赢”,因相比一审判决,二审判决认定开发商的广告条款性质属要约引诱,且如果业主认为该广告导致其损失,可要求赔偿。部分业主曾获得赔偿2004年3月,业主任女士购入了白云区畔山花园的一套房子。任女士称,畔山花园开发商当时在报上连续刊登了一个月的售楼广告,其中有“购房可入读省重点小学——京溪小学”的内容;由于自己是外地户口,任女士考虑到小孩能入读重点小学才买下了畔山花园的房子。可3年后,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任女士和孩子来到京溪小学办理入学手续时却被告知需要交纳2.6万元的“捐资助学金”。由于交不起这笔钱,任女士的孩子未能入读京溪小学。任女士找到楼盘开发商理论,得到的答复是:收费是学校的内部决定,与当初的广告承诺并无违背,并且“可入学”不
    2023-06-10
    257人看过
  •  香港引渡条约的作用与意义
    香港引渡条约的目的是将逃亡到香港并被中国公安抓回的罪犯送回中国,以维护香港社会的和平与安稳。然而,这项条约对香港罪犯是致命的,因此香港目前的政治动荡和游行示威活动就是对这一安排的抗议。香港引渡条约的用途是什么?这条条约是香港修例的一部分,旨在将逃亡到香港并被中国公安抓回的罪犯送回中国。让中国香港不再成为法外之地,给香港社会带来更和平,更安稳的生活环境。引渡条约是指国家根据条约或基于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内而被别国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应该国的请求,移交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如果在条约中承诺对某个国家的罪犯进行引渡,那么引渡就将成为国际义务,必须履行,无正当理由不可随意拒绝引渡。因此引渡条约对香港罪犯是致命的,所以香港目前才会出现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来抗议。 香港引渡条约:将罪犯送回中国审判香港引渡条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85年6月10日签订的一项协议,旨在确保香港回归后对犯
    2023-08-22
    478人看过
  • 法律上的要约的含义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不同于事实行为。要约作为一种缔约的意思表示,它能够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种拘束力。尤其是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必须受要约内容的拘束。要约发出后,非依法律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撒回、撤销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要约不同于法律行为。一方面,要约是要约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才能产生要约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即成立合同);而法律行为既包括单方的意思表示,又包括双方和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均可直接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要约作为意思表示的一种,其拘束力只体现在“不能反悔”即不能擅自撒回、撒销或者变更上,而不能直接产生设定权利义务的法律效果;而法律行为则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一、
    2023-03-21
    431人看过
  • 2024特请引诱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特请引诱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曾指出,运用特情侦破案件是有效打击犯罪的手段,但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有时存在被使用的特情未严格遵循有关规定情况,在介入侦破案件中有对他人实施毒品犯罪的“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等问题。对具有“犯意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无论毒品数量多大,都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具有“数量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即使超过判处死刑的毒品数量标准,一般也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给全国法院系统审理有特情参与的毒品案件制定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尺度,也说明了审判此类案件的特殊性。根据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和司法实践,在审查属“特情引诱”的毒品案件时,应根据刑事立法的精神,针对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特情引诱对被诱惑者主观上的影响不同,区分不同情形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通说认为诱惑侦查分为“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和“机会提供型”诱惑
    2024-04-16
    353人看过
  •  网络主播合约的法律意义
    根据所给的条件,主播合同符合相应条件,具有法律效力。该段内容解释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根据所给的条件,主播合同符合相应条件,具有法律效力。以下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主 播 合 同 的 法 律 效 力 如 何 ?主播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主播与网络直播平台形成主播与平台服务合同,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七条,该合同有效。主播享有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的网络直播服务,主播有权按
    2023-09-08
    419人看过
  • 2024年引诱卖淫罪的法律如何规定
    引诱卖淫罪,即是以金钱,物质或者其他具有诱惑性的利益当作媒介,诱导他人进行卖淫活动的犯罪行为。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凡引诱、容留、介绍他人进行卖淫活动的,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若情节严重者,则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惩罚。引诱他人卖淫的行为,无疑会对社会治安及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的判定,必须要全面地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实际行动以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等多方面因素。例如来说,行为人是否明确地以利益作为诱饵,促使他人参与卖淫活动,以及受其引诱的对象是否真的因为这一引诱而实施了卖淫行为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
    2024-08-19
    447人看过
  •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法律意义
    1.要约收购制度有利于推动主动性要约市场的培育《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低于该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地30%时,如果预定收购的股份不低于5%,并且预定收购完成后,持有、控制的股份比例不超过30%时,可主动发出部分的要约收购。这种主动性要约一方面为我国证券市场多次发生的停牌行为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要约收购制度将与控股权市场的不断激活一起,逐步化解股市一股独大状态下公司治理结构的缺憾和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漠视2.要约收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根据《证券法》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信息披露的严格性要从要约收购的提示性公告开始到收购行为的结束一直存在着,信息披露的主体涉及到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一致行动人,信息披露的内容涉及到收购目的、价格、牵涉的股权关系、支付方式等一系列收购内容,真正体现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而且在整个要约有效期内每
    2023-06-05
    104人看过
  • 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法律惩罚方式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多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毒瘾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等。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是本罪的从重处罚事由。根据刑法规定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判多久公民受伤可要求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租床被费用、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残疾赔偿金、鉴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公民死亡其亲属可额外要求赔偿项目: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停尸费。《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2023-07-06
    350人看过
  • 犯意引诱构成犯罪吗
    刑事责任年龄
    犯意引诱构成犯罪。犯故意引诱的构成要件应是:1、行为人主观上原本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犯意引诱型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有两种形态,其一,行为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犯罪的故意,基于人性的弱点,在特情人员蓄意引诱后实施犯罪,其二,行为人曾经有违法犯罪经历,但已改过自新,但是在特情人员蓄意引诱时下又产生犯罪意意图。一、引诱卖淫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引诱、容留、介绍他人两人次以上卖淫的;或者引诱、容留、介绍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进行卖淫活动的;或者有其他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二、唆使他人犯罪承担什么责任唆使他人犯罪承担的责任,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1、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
    2023-02-21
    101人看过
  • 引诱贷款是犯法的吗
    不犯法的。利率24%以下受法律保护,24-36%属于自然之债法律不主动保护,36%以上属于高利贷。一、法院对高利贷怎么认定法院对高利贷的认定方式为:如果借贷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借款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就是属于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分为两种:当其利率小于或等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时,不属于高利贷;当其利率大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时,超出部分法律不予支持。二、网贷利息多少算高利贷现行法律规定将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保护分为3个层次:1、年利率不超过24%(月息2分),则完全合法,全部受法律保护;2、在年利率超过24%(月息2分),但不超过36%(月息3分)的情况。(1)若债务人已经支付了24%-36%这部分的利息给债权人,却在诉讼中要求债权人
    2023-03-23
    121人看过
  • 刑法有引诱罪吗
    刑事责任年龄
    一、刑法有引诱罪吗(一)有。(二)本罪构成的内容是指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其中的他人,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但引诱幼女卖淫的,成立引诱幼女卖淫罪。1、引诱,是指在他人本无卖淫意愿的情况下,使用勾引、利诱等手段使他人从事卖淫活动的行为。2、容留,是允许他人在自己支配的的场所卖淫或者为他人卖淫提供场所的行为。3、介绍,一般是指在卖淫者与嫖客之间牵线搭桥,勾通撮合,使他人卖淫得以实现的行为。在意欲卖淫者与卖淫场所管理者之间进行介绍的属于介绍他人卖淫。二、引诱卖淫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促使了卖淫嫖娼活动的泛滥,因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这里的他人主要是指妇女,但了包括了男子。他人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多人,介绍对象的数量和介绍次数不影响本罪的构成。(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容留、
    2023-04-25
    494人看过
  • 故意引诱他人犯罪行为犯法吗
    一、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怎么判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的,是属于教唆犯罪的情形,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的量刑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分清作用予以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也有可能成立胁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传统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这一规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以及《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理解。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
    2023-03-07
    124人看过
  • 合同要约的意义
    合同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希望与另一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民法典对于合同要约的构成要件进行了一些规定,即:1、要约中的内容需要具体而明确,即在其内容需要具有合同的标的物、数量以及当事人的事项;2、该内容需要表示出一旦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要约人立即就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此外合同要约是合同成立的条件之一。合同要约方的规定是什么合同要约方的规定是要约方必须要发出明确的要求,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合同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明确;(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中华人民共
    2023-07-01
    306人看过
  • 法律对要约邀请的定义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行为,一经发出就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而要约邀请的目的是让对方对自己发出要约,是订立合同的一种预备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即使对方依邀请对自己发出了要约,自己也没有承诺的义务。因此,要约邀请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如悬赏广告,是不同于一般广告的一种特殊广告形式。它是广告人以广告的形式声明对完成悬赏广告中规定的行为的任何人,给予广告中约定的报酬的意思表示行为。只要有人完成了悬赏广告所约定的行为,合同即告成立,广告人应依广告支付报酬。
    2023-06-09
    37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要约
    词条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要约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要约引诱是什么意思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3
      要约引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意思就是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 要约引诱在合同法中是什么意思?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10
      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引诱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
    • 什么叫要约引诱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6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商品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则视为
    • 要约引诱在民法典中是什么意思,法律有哪些规定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9
      要约引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意思就是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 特请引诱的定义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1
      所谓特情引诱,是指为了侦破某些特殊案件,侦查人员或其授权的特情人员,设计某种情景、条件和环境,主动接近正在着手实施或者有可能参与这类犯罪的人,为其提供犯罪机会或者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引诱,侦查机关则在其实施犯罪行为时将其抓获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方法。这种利用公安特情进行案件侦破的方法,也被称做“诱惑侦查”,或者“卧底侦查”、“诱饵侦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