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过失犯,如交通肇事罪。
一、交通肇事罪是不是过失犯罪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损害后果。交通肇事罪中,驾驶人员并不会有意识地去触犯法律,如果行为人是故意为之的,则应按危险驾驶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
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吗?
是的。根据我国《刑法》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三、交通肇事罪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判缓刑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情形,关键在于看其具体的定罪量刑与犯罪情节是否能够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
首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因为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因此可以适用缓刑。
其次,交通肇事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有可能适用缓刑。
再次,交通肇事者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
最后,交通肇事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
是否存在过失犯罪不作为罪?
324人看过
-
什么是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有哪些
310人看过
-
过失犯罪里存在作为和不作为吗
274人看过
-
不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罪是一个意思吗
381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与一般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482人看过
-
犯罪行为中的不作为表现
31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是作为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呢?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逃税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修改的内容)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见,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不管是采取何种手段,其最终行为都是
-
是否存在不作为犯罪过失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26不作为也可能被视为过失犯罪。如果疏忽大意地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结果产生危害,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那么就构成了过失犯罪。根据《刑法》第十五条,只有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过失犯罪才会负刑事责任。 为了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我们应该时刻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果我们没有预见或预见后仍然轻信能够避免,那么我们可能会承担
-
不作为犯罪是否存在过失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71、纯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义务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说,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 因此,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构成要件齐备为前提。例如,遗弃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所谓“纯正”指的是该类犯罪只能由不作为行为构成,而不能由作为行为构成。
-
是否过失犯罪才是作为犯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刑法上的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指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行为时在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社会经验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后果,他就应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
-
的犯罪行为中不作为是怎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9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用六个字简述就是应为、能为、不为。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