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与合同诈骗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4 16:12:53 102 人看过

1、两者的最简单区分就是利用普通罪名和特殊罪名的关系,在既属于保险诈骗罪又属于合同诈骗罪的情况之下,以特殊罪名论。即保险诈骗罪。2、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仅限于是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或关系人,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则没有这个限制。

一、诈骗35万保费要坐牢吗

通常情况下,如果他人诈骗的是保险的话,在这个时候通常属于保险诈骗罪,如果涉及到的金额在60万应当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但是未遂的话只有减轻处罚。保险诈骗罪按以下情况量刑,属于未遂的,可比照以下规定的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编造虚假事实欺骗保险公司怎么认定

根据刑法典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诈骗保险金,数额较大的,才构成保险诈骗罪。由此可见,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区别的关键在于骗取保险金的数额是否达到了较大。对于骗取数额较小的保险金,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可用一般的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处理。

保险诈骗与一般诈骗有着共同点:在客观方面,两者的犯罪手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主观方面,都有诈骗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体不同: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后者则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除此之外,两者在犯罪客体方面亦有所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秩序;后者侵犯的是简单客体,仅为公私财产所有权。

三、金融诈骗罪如何适用刑罚

本类犯罪所有的罪名都规定了财产刑,即单处或者并处罚金;如果处以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则处以没收财产。可以判处死刑的有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主体的有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以及保险诈骗罪等5个罪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5: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诈骗与被骗的区别
    本文介绍了民事欺诈行为和诈骗罪的区别。民事欺诈行为采用夸大事实或虚构事实的方法,诱使对方订立合同并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从而获取利益。而诈骗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被骗属于民事行为的一种形式。民事欺诈行为通常采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方法,以创造履行能力并诱使对方陷入错误认知,进而订立合同,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从而实现获取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民事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民事欺诈和诈骗是两种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它们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侵害对象、主观故意和构成要件等方面。民事欺诈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误导等手段,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而与行为人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023-10-26
    210人看过
  •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如下: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2、手段不同,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答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通过签订,履行合同的方式实施诈骗,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就是欺骗,这种欺骗行为是实现非法占有目的的必要手段,没有这种欺骗行为则不能成立诈骗,可称为核心欺骗行为;3、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的法律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的法律关系;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
    2023-08-09
    68人看过
  • 如何区别集资诈骗与诈骗
    二者存在如下区别:一是罪名保护的客体上,前者是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后者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二是侵害的对象上,前者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后者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三是客观方面上有区别;四是起刑点上:诈骗的起刑点比集资诈骗低。五是:诈骗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但是集资诈骗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一、如何在实践中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1.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行为手段、犯罪对象的不同,前罪和后两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并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前罪和后两罪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除外),是特殊主体;后两罪为一般主体。第二,客观方面不同。前罪的行为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二是采取多种非法手段占有他人财物,既有盗窃、诈
    2023-03-12
    462人看过
  • 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票据诈骗罪的形式
    一、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1.客体不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市场经济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而票据诈骗罪侵犯的是票据所有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和国家金融管理秩序。2.犯罪对象不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票据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货币和有价证券。3.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合同诈骗罪主要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票据诈骗的行为人是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直接支付合同的款项进行诈骗。二、票据诈骗罪的形式票据诈骗罪一般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
    2023-06-19
    241人看过
  • 不履行合同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刑事司法实践中,这样的案件时有发生: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收取定金或者预付款之后,不履行合同,被合同另一方当事人以合同诈骗为由到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报案,接着被立案侦查。这类案件的当事人常常以只是不履行合同,并非合同诈骗为由辩解,这样的辩解从法律角度来讲是否站得住脚?如何区分不履行合同和合同诈骗?不履行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虚构情况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不履行合同和合同诈骗的区别,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否有证据证实被告人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如(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2023-05-01
    368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纠纷、普通诈骗罪的区别
    1、要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认识错误,从而达到发生、变更和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它与合同诈骗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发生在经济活动中,都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存在;两者在客观上都采取了一定的欺诈手段。从根本上说,合同诈骗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何划分是合同诈骗还是民事欺诈,只有看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的目的,才是与合同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关键所在。有无履约能力,是否有实际履约行为,欺诈程度如何等等,应作为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故意的数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单独作为区分的标准。一般认为,只要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夸大履行合同的能力,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与自己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不积极努力履行,
    2023-03-12
    83人看过
  • 区别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行为
    一、区别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行为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有以下区别:1.主观目的不同。2.客观行为不同。3.主体资格不同。4.具体行为上不同。5.法律责任不同。6.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区别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区别如下: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2.开始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没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履行则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积极努力,致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而将较大数额财物归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三、合同诈骗应该找什么
    2023-09-07
    212人看过
  • 楼盘涉嫌合同欺诈,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
    楼盘涉嫌合同欺诈三年前,在南宁五象新区,一个叫亚-美国际的楼盘开始对外销售商品房,开发商信誓旦旦,2015年6月以前一定能交房。两年的等待虽然挺漫长,但对盼着入住新居的人来说,这种等待也还算幸福。去年6月,眼看着约定的交房日期到了,业主们傻眼了,说好的新房还是一片荒坡。老莫说,2013年3月,他经朋友介绍,购买了南宁五象新区的亚-美国际楼盘一套小户型,首付共计10万多元,和他们签订合同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六九”,对方承诺,2015年6月前交房。“都准备到交房的时候,还没看见开工,当时我们就去问了声什么情况,最近才发现,这里面就是套路。”老莫说,仔细回想签合同的一些细节,老莫的儿子觉得有点不对劲,当时只说预售证没下来,正在申办当中,有一个土地规划证和土地证复印件在那里,但真伪无法辨别。业主们说,一开始楼盘迟迟没见开工,亚-美国际的覃-总还出面向大家解释,因为公司内部有分歧延期开工,但保证会
    2023-12-14
    397人看过
  • 诈骗与欺诈有何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诈骗与欺诈有何区别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欺诈的目的是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获取不正当利益。2.故意内容不同。诈骗的故意是实质故意,欺诈的故意却不要求深入认识到社会危害性。3.位阶不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不是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二、诈骗构成犯罪的要件如何诈骗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3.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三、诈骗如何进行量刑诈骗还需要根据诈骗的数额进行量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2024-02-22
    392人看过
  •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
    什么是民事欺诈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诈的有以下构成要件:(1)一方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隐瞒虚假情况或不告知对方情况是一方故意所为,故意包括明知虚假而告之或不告知,和应知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告知。(2)一方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该行为可以是故意告知虚假情况的作为行为,也可以是有义务告知不予告知的不作为行为。隐瞒则包括故意以一定行为掩盖真实情况的作为和不予告知真实情况的不作为。(3)由于一方的欺诈行为,诱使对方陷入了错误的认识。(4)由于错误的认识而做出了违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在没有对方的欺诈行为下另一方本应作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然而由于一方的欺诈行为而不作出或作出了一定的行为。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行为刑法规定中有以下表现形式:(1)以虚构
    2023-06-14
    26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及与诈骗罪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1、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一般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侵犯的只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因而在犯罪的归类上属于侵犯财产犯罪。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监管制度,是性质相对更为严重的一种犯罪,因而在犯罪归类上划入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依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必须与合同有关,即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必须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而一般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则没有这种特殊限制,无论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在什么事情上,行为人只要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骗取了对方财物,即可构成本罪。3、犯罪主体不同。一般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而合同诈骗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在实践中多数表现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4、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
    2023-07-31
    24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
    一、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均属诈骗类犯罪,犯罪手段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产。由于贷款诈骗亦涉及签订、履行贷款合同,因此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但二者亦有明显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尽管两者都侵犯复杂客体,都包括侵犯财产所有权,但贷款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银行贷款的管理制度,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因而两罪分属刑法第三章的第五节与第八节;2.犯罪对象不同贷款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银行贷款,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对方当事人的财物;3.主体不同单位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但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4.目的不同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认定有非法占有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
    2023-04-12
    195人看过
  • 合同诈骗30万判几年?与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一、合同诈骗30万判几年合同诈骗30万属于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个人二万元以上,单位二十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个人二十万以上
    2023-02-21
    24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合同领域,经常发生有的当事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采取一些夸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或虚构、隐瞒某些情况等手段,从而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继而签订、履行合同的现象。部分合同虽然采用此手段签订,双方当事人按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顺利履行,不存在经济纠纷或刑事犯罪。而有部分合同,在一方当事人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的主观控制下,采取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经济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致使对方当事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出现该种情况下,如何正确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进行救济,还是通过刑事制裁追缴犯罪所得,这就需要司法人员正确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客观上行为人均采用了一定的欺骗手段,使对方当事人相信其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从而与其签订合同。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合同诈骗犯罪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
    2023-06-08
    37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从本质上看,合同诈骗罪也是一种具体的诈骗犯罪,其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二)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本罪只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
    • 诈骗与的区别,与诈骗罪的区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的区别1、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本罪处
    • 怎么区别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3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有: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合同诈骗罪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或者合同履行阶段;合同诈骗罪要求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否则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该合同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合同诈骗是犯罪。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合同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7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有何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1-04-19
      从本质上看,合同诈骗罪也是一种具体的诈骗犯罪,其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二)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本罪只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三)犯罪主体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