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赁合同不到期租赁方要毁约怎么办
房东违约,租房合同未到期,即使房东愿付违约金,租客也可以不搬走的,租客有权按照合同执行。
如原房东违反租房合同,除了赔偿违约金,还要赔偿其他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保管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1、寄存人的主要义务
(1)支付保管费的义务
(2)寄存人的告知义务
2、保管人的主要义务
(1)妥善保管标的物的义务
(2)亲自保管义务
(3)不使用保管物的义务
(4)返还标的物及孳息的义务
(5)第三人主张权利时保管人的义务:
①第三人对保管物主张权利的,除依法对保管物采取保全或者执行的以外,保管人应当履行向寄存人返还保管物的义务。
②第三人对保管人提起诉讼或者对保管物申请扣押的,保管人应当及时通知寄存人。
(6)责任承担:
①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②如果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或不是故意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委托合同补签有效吗
房屋租赁合同事后补签有效。只要是依法成立、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不论是先予成就还是事后约定,对当事人都具有法定约束力。
-
租赁合同到期租户不搬怎么办,租赁合同到期怎么办?
95人看过
-
租赁合同到期后,是不是自动续约,租赁合同到期需要解除合同吗
378人看过
-
店面租赁到底要不要签租赁合同
318人看过
-
未到期的房屋租赁合同,承租方不住怎么办?
67人看过
-
租赁房屋合同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办,租赁合同到期租户不搬属于侵占罪吗
219人看过
-
怎么约定租赁合同到期自动续约
121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征地租赁合同到期后如何毁约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091、《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征地签合同后毁约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2、第十条还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
-
租赁合同书约定的租赁物毁损承租人违约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3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毁损仍需要支付租金。 1、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租金。 2、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出租人有权请求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风险提示:租赁物毁损灭失属于谁的责任: 租赁物的毁损、灭失有可归责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也有非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具体如下: 1、租赁合同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毁损灭失的。 (1)不可抗力
-
租赁合同房东违约怎么办租赁合同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4承租人可以要求房东继续履行合同或者符合法定解除条件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并要求房东赔偿造成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铺面合同到期租赁行为毁约情况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071、遵循完全赔偿和合理预见规则,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确定最终的赔偿数额。 2、依《民法典》第578条的规定,所谓预期违约,以称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预期违约的实质是种毁约行为,分为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所谓明示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到来之前,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违约广播这种毁约心思表示既可以是书面
-
不定期租赁租赁合同的违约条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03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违约条件具体如下: 一、一方严重违反租赁合同,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目的。 二、一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合同,在允许的合理延长时间内仍未履行合同,造成生效合同因一方的原因无法履行,致一方损失并继续扩大损失。 三、因发现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 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