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中,有些商家仗着在市场中的地位,或是一些行政机关,为了谋取其中的利益,就会限定一些商家的交易,比如限定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不过,在实际中,很多商家可能会遇到限定交易的,但却不知道怎么认定限定交易行为。
按我国法律上的规定,当一个公司满足一下条件时,可以认为其实行了限定交易的行为,具体的就按下面的来:
1、企业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是拥有支配地位的。
2、企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行了限制交易行为。如指定经销商不能购买某企业商品,或只能购买本企业商品。
3、企业经营者实施的限定交易行为缺乏正当理由的。
你在市场交易中,要是发现有人限定交易什么的,那么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去举报或是投诉。在经过你的这些维权反映之后,查明对方确实是限定交易的,那么其可能要承担下面的法律后果:
1、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将由上级机关责令正。
2、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不行的话,那么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
当然,许多刚走进市场的,特别是一些自主创业的小企业,为了能够挤进大市场,会遇到来自较大企业的压力,限定交易损失不少利益。所以,要是真遇到限定交易的麻烦的,而且涉及的利益也多的,那么建议最好就要及时去维权,避免以后有更多的损失。
最后,现在在市场交易中,有影响力的商家限定你的交易那是常事,不过,现在很多人不知道那是在侵犯自己的权益。要是对方搞限定交易,损害到你的利益的,那么建议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找个专业律师问下先。
-
银行怎样认定虚假交易
87人看过
-
了解内幕交易认定标准:哪些行为可能被认定为内幕交易?
286人看过
-
什么是强迫交易罪,强迫交易行为怎么认定?
113人看过
-
滥用行政权力的限定交易行为
187人看过
-
强制交易行为认定司法解释
134人看过
-
非法外汇交易行为如何认定
391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如何认定内幕交易的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01监管机构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以下情形之一,且被处罚人不能作出合理说明或者提供证据排除其存在利用内幕信息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活动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被诉处罚决定认定的内幕交易行为成立: (一)证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进行了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 (二)证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有密切关系的人,其证券交易活动与该内幕信息基本吻合; (三)因
-
怎么自检强迫交易,强迫交易行为如何认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2强制交易行为如何认定:认定该行为时,必须注意强制交易行为和强制交易罪的界限。两者区别的关键是情节是否严重,是否带来严重后果。情节是否严重,可以从行为者强制交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强制方法、行为结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考察,得出结论。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行为者一贯从事强制交易的非法获得巨额利益的经济损失大的情况下,造成精神损害的社会影响极差的情况等。强制执行交易,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强制执行交
-
怎样进行强制交易罪的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8强迫交易行为属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其认定有以下几点: 1、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 2、多次强迫交易的; 3、社会影响恶劣的; 4、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 5、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的; 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 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
非法外汇交易行为要如何认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4-08-26这种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对我国经济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减少我国外汇资金储备,也会影响国家调控,破坏经济市场协调,影响人民币在国家法律上的地位。很多人都会在不在法律保护允许的范围进行资金交易,虽然说赚的钱财是比再正规场所要得到很多,但是会对国家外汇有很不好的影响。做这种非法行为有很多种类型,大体就是下面这几种: 1、不在国家认定银行或者是合法机构进行交易,根据中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外机构或者个人的一
-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交易中的现金交易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26在私人贷款中,出借人应对大量现金交付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举证标准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说明》第一百八条规定的高度复盖性标准。借款人提供的收据与借款合同中注明金额一致,但借款人不承认借款人主张的现金交付事实,人民法院应综合交付证明书、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款金额、当事人关系、当事人陈述的交付细节等因素审查当事人的举证,认定是否有借款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优势证据原则认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