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离事故现场又返回的算逃逸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5 22:13:52 346 人看过

一、驶离事故现场又返回的算逃逸吗

当驾驶员在遭遇交通事故的情况下,有意识地逃离事故现场,使得对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相关民事、刑事、行政等责任无法进行明确认定,且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实质上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逃避应负有的责任,就可以被归类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这个定义中特别强调了交通肇事逃逸是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其他因素如害怕承担经济赔偿、害怕受到法律制裁等方面的原因。

在理解交通肇事逃逸这一概念时,我们不能仅仅狭隘地将它解读为驾驶员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实际上,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它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只要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没有留在现场等待相关部门的处理,而是选择离开现场,那么无论他是否在离开现场后又回到现场,都应当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没有立即逃离现场,而是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或者在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过程中选择离开现场,同样也应当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怎么构成肇事逃逸

1.已知肇事却为逃避责任驾车或弃车离场;

2.自认无责而自行撤离现场;

3.涉及酒驾、无证驾驶等,不配合调查并擅自离场再折返;

4.送伤者就医后未报警且无故离院;

5.送伤者就医后留假名址及联系方式离院;

6.调查过程中逃逸;

7.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证据显示应知情;

8.协商未果或赔偿金额不足时,未留下真实信息便强行离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21: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逃逸后又回到现场保险公司赔钱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如果交通部门认定肇事逃逸,缴纳交强险的保险公司需要赔偿,但缴纳商业三责险的保险公司如果在签订合同时,已经明确告知,且有证据,无需赔偿。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2023-02-18
    160人看过
  • 逃离事故现场和逃逸的区别
    一、逃离事故现场和逃逸的区别逃离事故现场与逃逸在交通法律领域中有着显著的区别。1.从目的上来看:(1)逃逸是指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为了推卸或逃避责任而故意离开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对事故责任的逃避和对法律追究的规避。(2)而逃离事故现场则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如害怕受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等,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图,且事后可能会主动归案。2.从法律定义上来看,逃逸是明确的违法行为,具有明确的法律后果。而逃离事故现场则可能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行为,并不一定会构成违法行为,具体情况需要结合事实来判断。二、肇事逃逸法律后果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肇事逃逸的当事人一般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
    2024-07-28
    222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逃逸后又返回事发地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吗
    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关键要查清行为人是否有主观罪过,是否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等。倘若没有违法行为或者虽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因果关系,如事故发生纯属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风暴、洪水等造成,则就不应以本罪论处。当然,事故发生并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这里就更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确实与行为人的违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则才可能以本罪论处,否则,就不应以该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行为人高速超车后突然发现前方几十米处有人穿越马路,便打方向盘试图避开行人,但出于车速过快,致使车冲入人行道而将他人压成重伤。此时,行人穿越马路作为介入因素仅是发生本案的条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则是违章超速行车,因此应当认定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从而可以构成本罪。
    2023-06-13
    237人看过
  • 撞人后现场逃逸,后又自首,算不算交通肇事逃逸
    撞人后现场逃逸,后又自首,是算交通肇事逃逸的,去自首的,可能会从轻处罚。一、交通肇事自首标准是什么?如果行为人发生交通肇事后无论逃逸还是不逃逸,只要行为人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均应认定为自首;如果行为人发生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二、肇事逃逸后多长时间算自首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自首的时限,逃逸期间随时可以自首。也就是说,肇事司机逃逸后,只要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都算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情节,理由如下:1.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应对刑法分则各罪符合自首成立要件的情形普遍适用。2.“交通肇事后逃逸”和“投案自首”是在两
    2023-06-28
    64人看过
  •  事故发生后,相关方为何离开现场后又返回?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立即离开现场并返回善后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判断是否属于逃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擅自逃离事故现场将被视为交通事故逃逸,逃避责任的行为将被视为犯罪行为。事故发生后,相关当事人是否立即离开现场并返回善后,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判断是否属于逃逸行为。一般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造成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是逃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被视为交通事故逃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交 通 事 故 逃 逸 的 法 律 责 任交通事故逃逸
    2023-09-13
    62人看过
  • 怎样判定肇事逃逸后逃离事故现场的现场情况
    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一、撞车走了算不算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肇事者走了就构成逃逸。二、小区内擦到车跑了算逃逸吗小区里擦到车跑了不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对方撞到停放在路边的车没有打电话报警也没有与爱害车主联系,逃脱以逃避责任,是逃逸。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
    2023-06-27
    398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又回去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政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刑事责任: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驾照被吊销多久肇事逃逸的行为人,驾驶证会被永久吊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
    2023-03-04
    499人看过
  • 移动现场算肇事逃逸吗
    交通肇事逃逸
    不算。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2023-04-21
    115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和现场驶离的区别有哪些
    交通事故逃逸和驶离现场的区别:交通事故逃逸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后,驾驶员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驶离现场并不是法律术语,是肇事者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主观上讲,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并且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就不能依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来处罚一、被撞者先离开算不算交通逃逸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看,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与被撞的人是否走掉无关。二、肇事逃逸是怎样构成的(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
    2023-06-28
    384人看过
  • 撞死人开车走了十分钟又回到现场算不算肇事逃逸
    一、撞死人开车走了十分钟又回到现场算不算肇事逃逸撞死人开车走了十分钟又回到现场不一定算肇事逃逸。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十分钟后回来现场的,并且承认自己造成交通事故的,一般不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二、肇事逃逸判刑几年肇事逃逸判刑几年,要看具体情况。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三、肇事逃逸要怎么赔偿肇事逃逸要按以下标准来进行赔偿: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人,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
    2023-04-25
    431人看过
  • 逃离事故现场是逃逸吗,二者有区别吗?
    交通事故逃离现场与逃逸有区别。肇事者逃离现场是指在事故现场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动归案。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逃离事故现场是对该行政义务的不履行,对逃离事故现场应作狭义的理解,即交通肇事后离开了事故现场,逃离事故现场违背了交通肇事后的行政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并不必然承担逃逸的刑事责任。逃逸是交通肇事罪法定的定罪量刑的情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逃避刑事、民事或者行政等法律责任的追究,从事故发生现场、抢救伤员现场或者等候处理现场等相关地方逃跑或者隐匿的行为。律师补充: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
    2023-05-07
    53人看过
  • 被撞后擅自离开事故现场也算逃逸
    《四川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中提到,对于逃逸案件,发生交通事故后,一方当事人逃逸的负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逃逸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当事人承担次要责任。常人理解中,撞了别人逃跑才可能出现逃逸情节;但是,被撞后擅自离开现场,也将被视为逃逸。比如A小车追尾撞了B货车,B货车认为自己受损程度不大,离开了现场。当A车报警后,交警找不到B车,也会认定B车逃逸。省交警总队事故处事故对策科科长唐剑军说,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在车祸中无责的B货车因逃逸情节,将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而原本责任最大的A车,则只需承担次要责任。《规则》还对涉及非机动车的事故责任作了规定。非机动车尤其是电马儿骑行者要注意:醉酒后驾驶非机动车的,不管是被撞还是撞人,最起码要承担次要责任;驾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逆行或在人行道行驶,与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2023-04-23
    130人看过
  • 出了交通事故后逃逸又返回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案情经过】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因害怕而逃离现场,后又在亲戚电话劝说下返回事故现场。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今年28岁的李某家住济南。2013年10月2日,其驾驶轿车载着家人去日照市岚山区走亲戚。当日13时许,李某行驶至一弯道路段时,因未按操作规范安全、文明驾驶,与对行驾驶二轮摩托车的张某某相撞,致张某某颅脑损伤死亡。事故发生后,李某与他的家人非常害怕,驾车离开现场并给其亲戚王某某打电话。王某某在电话中劝其返回事故现场。半个多小时后,李某又驾车返回现场向已到达的交通警察投案。经认定,李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案发后,李某与被害人亲属达成调解协议,一次性赔偿了被害人亲属610850元,并取得了被害人亲属的谅解。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其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构成交
    2023-06-13
    361人看过
  • 驾车脱险且离开交通事故现场算逃逸吗?
    当事人离开交通事故现场不一定属于逃逸,因为在我国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一、顶包算肇事逃逸么?顶包算是肇事逃逸。肇事人找人顶包的,有找他人代替处罚,自己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则也是会构成肇事逃逸的。根据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二、差点撞到人算逃逸吗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来看,如果没撞到人但撞到其他车辆或者公共设施,也有可能算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
    2023-06-19
    17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肇事驶离现场又返回是否构成逃逸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31
      1、肇事离开现场又返回现场仍然算逃逸,不过属于自首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2、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3、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
    • 交通事故逃逸后又返回现场什么意思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9
      当即返回现场的不算逃逸,但至少是灭失了现场,承担全责。
    • 事故发生后因没带离开现场,又回到事故现场主动报警的算不算逃逸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6
      不算逃逸。《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因此这种情形不构成逃逸。
    • 交通事故是先办理交通事故先行离开后返回现场算逃逸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0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保护现场,立即拨打110通报和120救护车辆,积极救护伤员,在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当事人不得因各种原因离开事故现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项规定:道路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1款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逃跑的,逃跑的当事人负全部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1款第1款(1)项规定:一方当
    • 肇事逃逸后返回事故现场后怎样处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7
      肇事逃逸后又返回事故现场仍然算肇事逃逸,这种行为只是自首,对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