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折损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是可以赔偿的。汽车发生事故后,汽车受损修复后价值受损。折损费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你不赔的,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不一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等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车辆被撞对方全责有折损费这么一说吗?
车辆被撞对方全责没有折损费这么一说。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肇事者要赔偿对方机动车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贬值损失,所以折损费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可以不予赔偿,但是对于车辆被撞给车主带来的财产损失,车主可以要求肇事者予以赔偿,按照损失发生的市价进行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四)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房屋差价损失的应对策略
219人看过
-
违约金无法弥补实际损失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442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416人看过
-
保险理赔:交通事故对方车辆损失的应对策略
462人看过
-
欠条困境:应对策略有哪些?
444人看过
-
国家赔偿申请被驳回后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186人看过
交通事故确定损害赔偿是根据事故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作用大小的比例来划分赔偿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 更多>
-
昆山人才引进政策策略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3一、外地人才引进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一级或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人员。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或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女性35周岁。 3、具有职业技能等级三级或大专学历,且年龄在30周岁。 二、留学回国人才引进 在国外、境外取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 三、应届毕业生人才落户 1、就读时将户口迁到外地学校,毕业后拟将户口从学校集
-
82损害赔偿诉讼质证有哪些技巧和策略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建议还是委托律师介入比较合适。交通事故赔偿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受害人受伤未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
常见“造假”证据的应对策略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2“假”证据一般体现在财产分割方面,对于子女抚养及感情过错方面,当事人一般不会造假,无非是说说“假”话而已。因为财产分割涉及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财产分割中,“假”的证据较为常见。 1.涉嫌假造债务的认定及处理。 涉嫌“债务作假”,很多体现在房产上。因为其它方面的生活开销较少,即使作假,数额也不会太大。而购房资金在大城市少则也要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经济利益牵涉巨大,因此,当事人造假的现象较多。
-
应对格式条款风险的策略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0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制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是由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商家制定的,而且往往被商家用来限制或者免除其责任。为维护公平合理的原则,我国的《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格式条款的成立和生效上都要求商家承担更多的法律义务,从而达到实现限制商家优势地位的目的。 1、商家有提请消费者注意的义务。如果没有提请注意的话,该格式条款不能够成
-
劳动争议处理及其应对策略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141、协商程序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