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罪的法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30 19:02:00 321 人看过

由于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冒名顶替罪这一罪名,所以冒名顶罪的案件一般按照包庇罪或者伪证罪进行定罪处罚。若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冒名顶罪,则定伪证罪;一般主体,则定包庇罪。伪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冒名骗取国家钱财的冒名顶替罪判刑多久?

冒名顶替国家财务的一般有冒名顶替领取奖金、彩票,冒名顶替诈取国家公私财物、冒名顶替他人签订合同获得钱财等等。对于这类冒名顶替罪具体的刑期和罚金数额由法院综合全案确定,需要考虑其他影响量刑的因素,比如自首、坦白情节,初犯、全额退赃,如果有受害方的谅解书等,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当遇到此种案件时应当严格依照本规定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18: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冒名顶替入学该承担什么责任?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已经取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律师补充: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2023-05-06
    295人看过
  • 冒名顶替酒后驾车是哪些责任
    一、冒名顶替酒后驾车是哪些责任酒驾冒名顶替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对方酒驾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方对方酒驾的行为构成犯罪,顶替人构成窝藏、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没有构成犯罪会被治安处罚。《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二、酒驾后车主找人顶替的后果是哪些车主酒驾找人顶替,酒驾者,顶包者都要受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属于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如果驾驶员当场逃逸,则将被处以1000至2000元罚款,记12分,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另外,顶包者根据被顶包者的酒驾程度,承担法律后果也不同。如一般酒后
    2024-02-01
    141人看过
  • 冒名顶替罪的刑罚处罚
    刑法中没有冒名顶替罪,如何量刑要看具体冒名顶替做了什么。比如车祸中,作为证人冒名顶替肇事车主,属于证人作伪证,伪证罪会判3年以下,严重的会判3年以上7年以下。如果不是证人,是不在场的亲属冒名顶替肇事车主的,属于包庇罪,包庇罪也是判3年以下,情节严重的,可以判3年以上10年以下。一、怎么区分伪证罪和包庇罪?可以从主体去区分,也可以从证明对象去区分。1.区分两罪的关键,一是从主体去区分,是否具有证人身份。每个刑事案件的证人是有限的,只限于在刑事诉讼活动前便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而不包括不了解案件情况,或者是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诉讼活动才了解案件的人。2.从证明对象区分,证人故意作假证明针对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也即对案件的处理有重大影响的情节,换言之,对于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犯什么罪以及量刑轻重有直接关系的情节,即犯罪情节与量刑情节,包括犯罪主体的情况,犯罪主观方面的情况,犯罪客观方面的情况及影响
    2023-03-12
    245人看过
  • 冒名顶替罪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冒名顶罪的案件一般按照包庇罪或者伪证罪进行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冒名顶替也会被判坐牢。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冒名顶罪,则定伪证罪;一般主体,则定包庇罪。伪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冒名顶替是一种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不论是在被冒名者不知情的状态下冒名者侵害被冒名者的入学、入职、参军权利,还是被冒名者与冒名者串通进行冒名顶替行为。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代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享受他人应当接受的教育及取得的学籍,工作,身份及待遇。如:获取被冒名人已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
    2023-07-02
    465人看过
  • 打击冒名顶替罪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一、打击冒名顶替罪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冒名顶替纠纷属于的罪名有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打击冒名顶替罪的法律依据是《刑法》,《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迹、隐匿、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二、冒名顶替怎么处罚的?我国没有冒名顶替罪的罪名,与之相关的有伪证罪和包庇罪。依据《刑法》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
    2024-01-28
    485人看过
  • 怎么判定冒名顶替罪
    往往涉及到冒名顶替的罪名有交通肇事罪、伪证罪、包庇罪、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这几个法定罪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往往涉及到冒名顶替。交通肇事罪中可能是同车证人冒名顶替开车之人;伪证罪、包庇罪可能是亲朋好友冒名替罪;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可能是伪造他人或冒用他人身份去上大学或考试。一、盗用身份证构成什么罪盗用他人身份证的属于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刑法》规定,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3-06
    471人看过
  • 疑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大学!冒名顶替是违法还是犯罪行为?
    1993年7月下旬,黄海霞的名字出现在河南省许昌师范学院的新生录取名单上,显示考生黄海霞498分,被许昌师范学院录取。不过,黄海霞本人并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黄海霞称,堂姐黄风玲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学。2010年,长葛市公安局出示的《公安机关处理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显示,黄风玲不存在顶替黄伟霞户口的问题,但存在顶替黄伟霞在官亭职中的学籍档案问题。此事近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热议。2018年11月25日,黄风玲的一位亲戚告诉记者,1993年的黄风玲是复读生,而堂妹黄海霞辍学,为了考师范院校,才顶替了她的学籍档案,但学籍问题是长辈们商量好的。25日晚,长葛市教体局通报称,市纪委监察委已先期介入调查,并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察委、公安、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那么冒名顶替是违法还是犯罪行为?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
    2023-06-08
    214人看过
  • 如何认定冒名顶替罪
    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冒名顶替罪这一罪名。冒名顶替若构成犯罪的,以具体涉嫌的罪名定罪处罚;若冒名顶替只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所做之事不违法的,以民事责任追究行为人侵权责任。涉及到冒名顶替的罪名有交通肇事罪、伪证罪、包庇罪、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这几个法定罪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往往涉及到冒名顶替。交通肇事罪中可能是同车证人冒名顶替开车之人;伪证罪、包庇罪可能是亲朋好友冒名替罪;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可能是伪造他人或冒用他人身份去上大学或考试。一、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怎样判刑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判刑如下:1、犯罪嫌疑人盗用他人身份证的,如果没有造成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严重不良影响和后果,可以判处一个月至六个月的拘役、管制,并处或者独处罚金;2、如果是伪造、买卖他人身份证件行为构成犯罪的,会依法判处三年以下、三年以上
    2023-04-02
    329人看过
  • 追回冒名顶替的钱
    发现被骗了,可以直接报警,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回自己的损失。被骗了钱,首先要搜集保留相关的资料证据,把尽可能多的证据收集完了就可以报警了,报警后要积极配合警察了解案情,耐心等待警察的处理。如果被骗金额不大,不构成犯罪的,你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于被骗金额较大,达到当地诈骗罪立案标准的,你可以向法院起诉,会立案处理。微信被骗了钱怎么追回来?打开微信“搜索栏”搜索“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小程序点击“网络诈骗”。填写个人信息,在“违规行为”选项要明确选择。上传转账和被拉黑页面截图,提交即可,填写个人信息,在“违规行为”选项要明确选择上传转账和被拉黑页面截图,提交即可建议你搜集证据,报警处理。如果查到骗子具体信息,可提起民事诉讼。若涉及被骗金额较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个
    2023-07-17
    311人看过
  • 冒名顶替罪判刑标准有何法律规定
    一、冒名顶替罪判刑标准有何法律规定我国没有冒名顶替罪的罪名,与之相关的有伪证罪和包庇罪。《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伪证罪要怎么报案对伪证罪进行报案的,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
    2023-12-21
    317人看过
  • 冒名顶替罪属于刑法第几条
    一、冒名顶替罪属于刑法第几条冒名顶替罪属于刑法第28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二、冒名顶替罪的缓刑条件冒名顶替罪的缓刑需具备的条件为:1.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较轻;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悔罪表现;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2023-12-26
    86人看过
  • 我国的冒名顶替罪有多大?
    冒名顶替不是绝对就构成犯罪,但若要说可能涉嫌构成的罪名,那一般就是包庇罪了。行为人在明明知道对方是犯罪的人而实施包庇行为,假冒对方企图让对方逃脱法律的制裁,那么当然成立本罪。包庇罪。根据司法解释,在公安机关侦办期间,行为人以各种原因顶替他人违法犯罪,妨害司法办案,涉嫌包庇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本罪与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窝藏、包庇行为是在被窝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实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即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为人事前与犯罪人通谋,商定待犯罪人实行犯罪后予以窝藏、包庇的,则成立共同犯罪。因此,《刑法》第310条第2款规定,犯窝藏、包庇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窝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应以共同犯罪论处。2、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
    2023-04-18
    299人看过
  • 法律关系:冒名顶替婚姻有效吗?
    冒名顶替的婚姻是无效婚姻。有效婚姻的实质条件是:1、双方均已达到法定婚龄;2、双方完全自愿缔结婚姻;3、符合一夫一妻制;4、不属于法律禁止的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无效婚姻是指缺乏婚姻成立法律条件的非法婚姻。也就是说,男女双方在缔结婚姻关系时不符合婚姻的实质性要求,违反了婚姻的禁止条件,因此婚姻不具有正常合法婚姻的法律效力。冒名顶替结婚,不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求。因此,冒名顶替的婚姻是可撤销的。民法典中冒名顶替婚姻是否属于无效婚姻冒名顶替的婚姻不是无效婚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效婚姻是:男女双方不是自愿结婚的,一方或者双方在结婚时被胁迫、被欺诈;男女双方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婚龄。而冒名顶替的婚姻不是婚姻无效的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
    2023-07-11
    333人看过
  • 冒名顶替可能触犯哪些刑法罪名
    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迹、隐匿、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二、冒名顶替构成两罪的情形(一)伪证罪与包庇罪都是故意犯罪,都有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罪行,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其区别在于:1、包庇罪为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伪证罪则是特殊主体,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2、包庇罪包庇的对象既可以是犯罪后未被羁押、逮捕归案畏罪潜逃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已被依法羁押、拘禁而逃跑出来的未决犯和已决犯;伪证罪
    2023-04-30
    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酒驾冒名顶替为何无责任?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7
      这样的责任如果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是不可以下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饮酒驾驶本就是很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如果再没有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的话,那么属于无证驾驶,也属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他人冒名顶替要看起顶替原因.1.顶替承担事故责任.2.顶替肇事逃逸人获取骗保.3.自愿出来顶替还是被胁迫逼迫出来顶替.4.顶替他人,其处于什么目的.坐牢陪钱还是别的.最最严重的一条.无证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并逃逸
    • 冒名顶替罪既遂应该负什么责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1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冒名顶罪案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作假证包庇犯罪分子,其目的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这类案件只按包庇罪定罪处罚,实际上是不区分犯罪主体,混淆了包庇罪与伪证罪的界限。我们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应该区分这类犯罪的主体,看犯罪主体是否具有证人身份。如果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冒名顶罪,则定伪证罪;如果是一般主体,则定包庇罪。区分两罪的关键,一是从主体去区分,是否具有证人身
    • 形容冒名顶替有多大罪责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
      看具体情况,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不构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就可以。
    • 什么是冒名顶替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8
      冒名顶替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新罪。《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取代他人取得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的,按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一次冒名顶替罪入刑,进一步维护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取代他人取得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
    • 醉驾冒名顶替担负刑事责任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3
      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谁顶替的,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都没有对包庇行为的规定,但是可以依照妨碍执行职务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 【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