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中一种强制性措施,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情况下,由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居住地实行限制性措施,并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管。
条件: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固定住所或者指定居所、有能力履行监视居住的义务等。
方式:公安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用居住地监视居住、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委托单位监视居住等方式。
程序: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居住地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由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负责,委托单位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委托单位执行。
后果: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公安机关的监管规定,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在监视居住期间,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
-
监视居住在刑事诉讼中有什么用
106人看过
-
刑诉中规定什么是指定监视居住
84人看过
-
刑诉中的监视居住制度
10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监视居住的情形有什么
479人看过
-
根据相关规定监视居住可以保释吗
58人看过
-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监视居住
326人看过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
监视居住规定中有什么相关的条件?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18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者处于哺乳期的当事人可以办理监视居住。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刑事诉讼监视居住的期限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11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犯罪嫌疑人实行的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那么其期限有多长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监视居住的认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刑事诉讼监视居住的期限、监视居住执行的场所。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杜永浩律师解析。 一、监视居住的认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是什么,是怎么规定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对监视居住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
-
监视居住到刑事拘留的相关解释?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4监视居住转到看守所刑拘,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变更。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违反了相关规定,也可能是办案机关认为应当拘留,具体原因还要根据案情。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
-
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的规定是什么,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怎么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7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刑诉法》第七十五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