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犯罪主要涉及哪些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情况来看,以政治为目的在网上实施危害国家、社会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并不多见,而更多的是以经济为目的,在网上实施犯罪手段而非法牟利。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犯罪表现。
1、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欺诈交易的犯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买卖双方见面的市场交易已有相当部分转移到了网上交易。在这种虚拟的网上交易中,消费者通常只能是借助网上广告了解商品信息,通过网络远距离订货,通过电子银行进行结算。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交易中,商家始终占据着主动和信息优势,而消费者则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在这种双方信息明显不对称的博弈当中,商家极易产生欺诈的犯罪冲动,如果我们的监管和立法滞后,则不法商家极易在网上欺诈得手。据中国消协报告,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消费者投诉已出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2、利用计算机网络盗窃、侵占法人、自然人的金融财产的犯罪。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非法侵入用户的电脑,获取用户的金融信息,盗窃用户的金融财产;或者在网上伪造有价证券、金融票据和信用卡等盗窃、侵占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金融财产;或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直接在互联网上实施贪污、窃取、挪用公款等犯罪。目前这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目标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证券以及大企业大公司等主要经济部门和单位。特别是近年来在电子商务贸易和金融行业中,每年因计算机网络犯罪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巨额标的合同毁损灭失金额巨大,后果严重。
3、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淫秽网站、网页,组织网上裸聊以及传播淫秽报刊、音像、影片等的犯罪。这种以盈利为目的,在网上传黄、售黄的犯罪,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作案手段繁多,损害对象面广量大,从遍布街头巷尾的网吧到机关办公室、学校家庭等都是被侵害对象。尤其是处于青春期阶段缺乏自控能力的广大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并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道德失范等原因,也为这类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4、利用计算机网络在网上寻找侵害对象的犯罪。这类犯罪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浪漫和好奇的心理,通过网上聊天等形式,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在取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后,乘机提出约会见面,一旦对方轻易赴约见面,即刻成为犯罪嫌疑人劫财劫色的侵害对象。据公安部信息网络中心安全监察局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利用网络在网上寻找侵害对象,在网下劫财劫色的网络犯罪案件,在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占有很大比重。
二、计算机犯罪的影响
由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可见计算机犯罪具有隐蔽性、智能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回顾世界各国计算机犯罪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其初级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在较少的数量范围内波动是增长,然后突然间出现了一个大幅度增增长,之后出现持续上涨的势头。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程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计算机应用范围也将拓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社会生活各方面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也会显著提升。有专家预测,我国计算机和犯罪将会在信息化进程发展趋势加快的前提下大量增加,在今后5到10年内成为危害我国社会安全的最危险犯罪形式之。
1、由单机犯罪向网络犯罪转移。
最早的计算机犯罪以单机犯罪为主要形式,犯罪主体也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极强,而当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之后,计算机犯罪开始向网络犯罪过渡,犯罪主体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求也逐步降低。进入新世纪后,计算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向新型犯罪的过渡,随着犯罪国家计算机装机数量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吸引更多的犯罪分子将目光投向分类国家。
2、由金融领域向政府机关产业渗透。
计算机犯罪从金融领域和政府机关产业领域渗透。在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计算机也逐渐开始拓展到各个产业及领域,特别是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使各个行业都开始重视计算机的作用,而这也为计算机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计算机犯罪从金融窃取为目的,转变为以商业信息窃取为目的,并且正在向商业以及政府机关的进行转移。以窃取相关的信息情报为目的。
3、从个体犯罪向团伙犯罪转变。
从个体犯罪向有组织的团伙犯罪转变。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程序的复杂性和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逐步提高,个体使用一台计算机实施犯罪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因此犯罪分子开始有组织地进行计算机团伙犯罪。通过团伙犯罪的方式,在团伙内部进行职能分工,并且其团伙各个成员往往以网络为载体,犯罪成员相对比较分散,使得计算机犯罪的侦查难度较大。
4、区域内犯罪向跨地区和跨国犯罪发展。
互联网打破了国家之间的界限,因此为犯罪分子实施跨国犯罪创造了便利条件,受到各国司法体制和行政范围的限制,跨国犯罪更容易逃脱执法机关的制裁,这在客观上刺激了犯罪分子实施跨国犯罪。犯罪主体利用网络环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犯罪的影响更为深远。使得计算机犯罪案件往往跨省甚至是跨国犯罪,难易对有效责任人进行定位和侦查。
计算机犯罪具有危害性强、地域范围广,诉讼取证困难等特点。计算机犯罪严重地影响了人身安全以及国家的信息安全。针对这样的计算机犯罪的现状,本文对未来计算机犯罪的趋势进行了判断,其中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计算机犯罪必然正在呈现出蔓延的趋势,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金融领域向其他领域蔓延,针对这样的犯罪趋势,就要求相关的计算机犯罪预防部门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和侦查力度,即时有效的对信息犯罪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避免计算机技术犯罪的进一步扩大。
三、计算机犯罪的侦查技术
1、现场勘查类技术。
现场勘查类技术分为八类。包括数据的复原技术、数据监控技术、数据加解密技术、数据复制技术、数据欺骗技术、扫描技术、数据截取技术和数据隐藏技术等等。
2、证据分析类技术。
证据分析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已收集的证据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出与犯罪行为的关联关系,以证明案件事实。证据分析类技术主要包括日志分析技术、对比搜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攻击源追踪技术等,使得入侵追踪系统的分布性取得了实现的基础。
3、证据保全类技术。
证据保全工作是指对已获取的证据进行保管,并确保其数据完整性、保密性、抗抵赖性不被破坏。属于证据保存类的技术有数据复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和数字时间戳技术、数字摘要技术。
-
主刑具体涉及哪些主要问题
449人看过
-
著作权法修改涉及哪些主要问题
177人看过
-
围标是否涉及犯罪问题?
427人看过
-
涉及职务侵占罪从犯与主犯的审判问题
314人看过
-
盗取他人存折涉及哪些犯罪法律问题?
202人看过
-
主刑涉及什么问题
376人看过
-
离婚主要涉及哪些问题, 离婚主要涉及哪些问题, 抚养权应该怎么确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7离婚主要涉及的问题:离婚方式选择,我国离婚有协议和诉讼两种方式1、协议离婚,协议离婚必须夫妻双方对离婚的意思、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以上问题任何一项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则只能选择诉讼离婚。2、诉讼离婚,夫妻双方单方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虽然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医疗费等的问题上未达成协议,离婚诉讼当事人可向法院递交离婚诉讼状。子抚养权方面,要按照
-
网络金融犯罪涉及的问题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0刑法里做了具体的解析: 一、刑法 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仅仅凭借一台电脑,一套200元采购来的源代码就可以搭建一个P2P网贷平台,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骗子利用P2P网贷平台恶意骗款跑路事件,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活动的,可能涉及如下犯罪: 1、《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
有哪些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式及其构成要件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241、制作、传播非法有害信息。主要有利用互联网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利用互联网传播教授犯罪方法罪,利用互联网散播谣言、发出威胁危害社会稳定和正常生活秩序等。 2、利用计算机技术攻击他人计算机或网络系统,破坏其正常运行并且堵塞网络,控制受害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事各种非法活动。 3、金融系统计算机犯罪。对金融系统的程序和数据进行物理破坏,利用金融系统的管理漏洞进行作案。 4、利用计算机网络危害自然人
-
主刑涉及哪些问题,怎么规定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07主刑涉及以下问题: 1、刑期以及刑期计算、刑期折抵问题; 2、罪犯的权利义务问题。如管制犯参加劳动的“同工同酬”,而拘役犯“酌量报酬”,有期徒刑犯以上而有劳动能力者必须参加劳动; 3、死刑问题。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4、死缓问题。
-
犯受贿罪主要涉及的犯罪要件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21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另据本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