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个人财产的含义:一般来说,在夫妻双方进行婚姻登记前所获的合法财产,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且法律规定的属于一方个人财产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其他。
如何证明何为婚前个人财产
很多人对于如何证明何为婚前个人财产感到困惑,比较有效的方式为:
(一)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是一种证明婚前个人财产的有效方式。建议结婚前对于大额财产例如房屋、车辆、存款、保险、股票、债券等进行公证。
(二)保留必要证据
建议注意保留自己的婚前存款、保险、股票、债券的书面证明;购置重大物品的发票、受赠财物时的书面赠予合同等。
个案分析:
Q:女方父母给女儿买房,如明确表示是赠予女儿一方的,应属女方的个人财产。这里的明确表示是指书面表示吗?而且书面表示非要公证吗?是否需要父母和女儿的签名?口头表示是否有效?
A:口头表示是可以的,但是当发生纠纷的时候该口头表示的证据很难收集,尤其是对方提出相反证据证明的情形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父母给孩子买房按照通常的理解是赠予给夫妻双方的,因此建议采用书面形式,最好公证,不要为了一时的省事引起今后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可以采用其他无厉害关系人做证的方式证明赠予时明确表示是给女儿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婚前财产产生的财产收益到底怎么分?
206人看过
-
二婚婚前财产第一继承人到底是谁
229人看过
-
什么叫婚前个人财产,以及怎样保护婚前个人财产
299人看过
-
怎样区分夫妻的婚前财产和个人财产
424人看过
-
婚前财产纠纷到底该怎么办
254人看过
-
什么是个人婚前财产,怎么做个人婚前财产公证
247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为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和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中一人所有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 更多>
-
到底婚前财产是不是婚前出证才算婚前财产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1、婚前财产是指领结婚证前的财产。 2、我国对婚姻关系采取登记制度,男女双方只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在领取结婚证后,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才算确立,未领取结婚证的,婚姻关系不能确立,那么婚前财产就是指在领取结婚证前,男女双方各自获得的财产,在领取结婚证后获得的财产,应当属于婚后财产。
-
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收益到底如何划分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5婚前财产婚后收益为共同财产的,离婚时一般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婚前财产怎样界定婚前财产和个人财产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9一方的婚前财产是指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一方婚前财产可分为以下4类: (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3)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利息。 (4)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 婚前财
-
2020年时的婚前财产到底是怎么分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41、不管是婚前婚后,只要是父母出资买的房,登记在自己孩子名下的,就认定为个人财产,与配偶无关。2、结婚前购买的房子,登记为自己名下的房产,则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用分配。3、结婚前购买的房子,结婚后房子的涨值部分与另一方无关。4、结婚前购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产,两夫妻共同还贷的,离婚的时候就要考虑另一方还款部分金额进行补偿。5、男方婚前买了房,婚后他私自将房子出售,妻子想讨回该房屋,法院不
-
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继承权到底是谁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8一般地,再婚后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话,再婚前个人所得的财产由个人所有。因此,在法定继承原则下,再婚后婚前财产可以由各自的继承人继承。但是,再婚后的配偶也有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