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困难企业可缓缴公积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5:35:05 202 人看过

经营困难企业可缓缴公积金,2016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加职工现金收入。从5月11日起,部分地区养老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19%,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依法申请缓缴公积金,待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并补缴缓缴的公积金。初步测算,采取以上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

部分地区养老险缴费可降至19%

会议决定,在去年已适当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三项社保费率基础上,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一是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

其次是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现行的2%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上述两项措施的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

>>专家解读符合降低缴费比例的地区不多

13日,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其实并不多,数量应该只维持在个位数上。

与此同时,目前一些沿海省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已经在20%以下,加之目前一些地区的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其实并不特别乐观,以及综合今年我国已经确定将只按6.5%左右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等因素,对于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有关地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密测算,才能得出最终结果。不过褚福灵初步预计,符合国务院这第二项要求的地区数量,估计也不会太多。

但是褚福灵也分析,分别符合两项要求的地区总数相加,应该也是一个较为可观的数字。对于这些地区的企业来说,新政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不直接影响退休后养老金待遇

针对此次调整是否会影响到参保职工待遇的问题,褚福灵解释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已经确定,肯定不会受到影响。对于在职职工来说,虽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有多缴多得的因素,但这主要是针对个人缴费部分,而这次我国并未降低个人缴费比例。按照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办法规定,养老金水平只与单位的缴费工资基数等因素有关,与单位缴费比例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也无碍个人待遇水平问题。

不过褚福灵也强调,如果单位缴费比例长期降低,也会影响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积累。如果基金积累少而支出多,就会入不敷出,甚至可能影响到个人待遇发放。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要长期维持基金的正常运行与可持续性发展,缴费比例也不能长期过度降低。

公积金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

【政策】

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同时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依法申请缓缴公积金,待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并补缴缓缴的公积金。

>>专家解读新规要删除职工隐性福利

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认为,此前,国内存在过一种现象,就是有一些企业,会为了避税来提高公积金的缴存额度,将公积金变为员工的隐性福利,而且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之前财政部和审计局也严查过这种现象。这其中不仅有国企单位,一些外企单位也会为了避税,将公积金变为员工的隐性福利。这也是因为目前我们的法律不够规范导致的,因此新规对于高于12%的部分一律予以规范和调整是应该的。

对于此次调整,是否会让员工的福利下降,楼建波表示,新规的确对职工来讲是种福利下降,因为对于职工个人来说,公积金缴存比例越高越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能够给职工缴存高额的公积金。因此,此次调控不仅是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也是整体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形势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讲,如果能够给企业减负,让企业活下来,好过缴存了高额的公积金,而最终发不出工资,企业倒闭。

各地应出台相应的配套细则楼建波说,因此,国家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适当减轻企事业单位的压力,降低用人成本。新规也提到,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依法申请缓缴公积金,待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并补缴缓缴的公积金。

这也充分看出,国家是真的想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

楼建波指出,在企业效益好转之后,单位还是要继续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因此,职工个人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害。如果企业在效益好转之后,不恢复缴存比例,是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楼建波认为,国务院政策出台以后,住建部和各个省市区一定会出台相应的配套细则。比如,对于企业申请缓缴职工公积金设立一个明确的期限;企业一直不缴纳职工公积金,需要付哪些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4日 03: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住房公积金相关文章
  • 企业经营困难裁员如何补偿
    员工因公司经营困难被裁员的,要依据员工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足一年,按一年支付,不足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一、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
    2023-03-20
    161人看过
  • 企业经营困难可进行经济性裁员合法么
    合法,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原因,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的情形。经济性裁员仍属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个人有哪些行为属于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下列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情形之一,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和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条件未满足时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其他。二、如何解除劳动关系有哪些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40、41、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从内容上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过错性解除合同;第二类是非过错性解除合同;第三类是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者的不同情形来适用不同的类型进行合法解除,做到适用法律正确,事实证据充分,而不激化矛盾。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原因有什么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原因如下:1、滥用关于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2、滥用
    2023-03-31
    367人看过
  • 合肥劳动密集型困难企业可缓缴半年
    7月12日讯: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合肥市经过批准的困难企业可允许缓缴社会保险费。困难企业原则上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合肥市人社局表示,对已按规定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暂时困难企业,经批准可缓缴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缓缴社会保险费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具体缓缴期限及险种根据企业缴费能力确定,缓缴期限暂定6个月。经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期间,企业仍按月申报应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且个人应缴部分仍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缓缴期间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不影响职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同时,合肥市还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参加失业保险并承诺1年内不实施规模性裁员的企业,可申请享受岗位补贴。企业享受岗位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该企业上年度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92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2023-05-08
    194人看过
  • 企业暂时经营困难能否申请歇业
    可申请歇业。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与职工依法协商劳动关系处理等有关事项。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市场主体歇业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市场主体在歇业期间开展经营活动的,视为恢复营业,市场主体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律师补充:市场主体延长歇业期限,应当于期限届满前30日内按规定办理。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备案后,自主决定开展或者已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应当于30日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终止歇业。市场主体恢复营业时,登记、备案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备案。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主要经营场所、经营场所)的,应当及时办理住所(主要经营场所、经营场所)变更登
    2023-05-06
    98人看过
  • 企业经营困难裁员需要补偿吗
    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最多不能超过十二个月。要是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话,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经济补偿金的例外:(一)由劳动者提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四)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五)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六)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七)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八)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2023-03-01
    449人看过
  • 当企业经营困难可进行经济性裁员合法么
    合法,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原因,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的情形。经济性裁员仍属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最新的公司裁员补偿法律怎么规定的如果公司因经营不景气裁员,公司应支付你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裁员,还应多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通知裁员时间和办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的时间达到一个月,则公司不用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二、经济补偿金支付条件有哪些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为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具体包括: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破产重整;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
    2023-02-28
    273人看过
换一批
#购房指南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储金,是用于住房的一种资金。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福利性和返还性的特点。... 更多>

    #住房公积金
    相关咨询
    • 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可以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吗,公积金降低条件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6
      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其他部门正在制定《关于规范和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通知》,主要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以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以申请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并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报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待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并补缴其缓缴的住房公积金。凡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高于12%的,一律予以
    • 企业困难交公积金违法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2
      企业困难的可以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缓缴,不交违法。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和第三十八条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企业经营困难可以辞退员工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6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企业经营困难可否并申请补偿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5
      企业经营困难拖欠工资,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为由被迫辞职的,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 企业经营困难裁员是否有赔偿金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1
      企业经营困难,可以按规定进行裁员,并给予补偿。 企业让劳动者自行打辞职报告,否则,不发工龄补偿金是违法的,劳动者完全可以拒绝。 如果企业违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机关投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