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工伤的三要素是: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工作地点;
一、工伤鉴别方法
工伤,是相对于非因公负伤而言,是因公负伤的简称。之前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因工作原因负伤致残通常采用该术语,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已经适用于普通事业单位职工,公伤只存在于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人员,对于与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其他工作人员仍然适用工伤。
工伤与公伤的区别是:
主体及相互间关系不同。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也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之间,这种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带有行政属性。
确定待遇的依据不同。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行政法规确定。公伤待遇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能否参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工伤可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公伤不可参加工伤保险,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是享受相关的公伤待遇。
待遇支付主体不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公伤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
争议解决途径不同。因工伤待遇发生纠纷,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解决。对单位公伤待遇有异议的,只能先通过人事争议仲裁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工伤注意事项
《征求意见稿》提出,退休前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在办理退休手续后,未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自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符合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件的,按就高的原则,以本人退休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或者确诊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养老金为基数计发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或在工作中因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
哪些要素构成了工伤认定的三要素
268人看过
-
哪三个要素构成了工伤事故
231人看过
-
认定为工伤的三要素包括哪些
56人看过
-
是否认定为工伤关键看“三大要素”
71人看过
-
旷工认定三要素是什么?
160人看过
-
2024怎么确定工伤三要素
264人看过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
认定医疗事故责任的三个要素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9认定医疗事故责任的三个要素是:一、有严重损伤后果(及时拍照,ct,核磁诊断报告,大医院的门诊病历记载,诊断证明等),二、医生诊疗行为违反诊疗指南,三、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确定医院的责任比例,应该在医院墙上面公示出来。国家卫计委官网上面可以查医生的执业信息,执业范围,看看是不是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医疗机构的执业范围也能查。及时截图截上日期保存证据。
-
寻衅滋事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19寻衅滋事构成三个要素是: 1、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 3、犯罪嫌疑人有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但还是希望并且放任该结果产生。
-
工伤认定资料证明要有哪些要素?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0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员工伤害程度。 (四)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写说明: 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晰。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应当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公章。 三、受伤部位一栏填写受伤部位。 4、诊断时间栏,职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记录的要素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07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经过;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证据及其事故形成原因分析; 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意外原因; 五、负责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民事侵权的要素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公安部制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的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民事诉讼案中不属司法审查范围。因其特殊的地位,保险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在理赔中把它当作具有无可辩驳的证明力的证据来对待,采取了“拿来主义”,给保险企业留下巨大的证据风险和经营风险。鉴此,笔者认为,不宜“拿来”,应对其进行证据审查后方可作为证据予以采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