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最长是多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1 01:20:16 500 人看过

取保候审期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每一具体案件的期限应当根据案件的需要或者更短的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项强制措施之一,是司法机关采取的人身强制程度较低的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取保候审最长时间是十二个月,而且监视居住的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如果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公安机关就有权利拒绝取保候审,比如,犯罪嫌疑人是累犯的;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能取保候审。

一、不批捕取保候审解除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检察院不批捕被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就解除取保后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13: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多长时间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1条、第60条及其他有关规定,取保候审需要律师或家属向办案机构提交申请书,可以提交相关的证据,申请办案机构认定其在社会上不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危害。并能保障随传随到。取保候审的条件为: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较轻,没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应当采用取保候审。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审。4.依法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具有此种情形,在逮捕前发现的,就不能决定逮捕;在逮捕后发现的,则应变更强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审方法。5.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
    2023-02-23
    382人看过
  • 刑事拘留最长时间多久能取保候审?
    一、刑事拘留最长时间多久能取保候审?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可以办理取保候审,这是无法知道的。也就是说,行为人从被刑事拘留,到最后人民检察院决定批捕之前,行为人都是可以主动申请取保候审的,意思就是说取保候审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发法律没有规定的。那就是说,刑事拘留后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没有具体时间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我国的取保候审一般指保释。保释是具保释放、取保释放的简称。为在司法机关被关押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担保而准予释放的一种制度。二、取保候审可以由谁来办理?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的近亲属和法定代理人、委托的辩护人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对于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需要遵守以下的法律规定:(一
    2024-01-28
    253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期间最多有多长
    1、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该条还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的人和有关单位。只有在确定取消取保候审手续或者通知因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嫌疑人、被告人才会没事了!2、一般在公安侦查阶段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也就是已经12个月了,公安机关在届满后书面通知嫌疑人取消取保候审措施,并撤销案件的,那么,嫌疑人就真的没事了。反之,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公安机关已经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则案件依据诉讼程序继续进行着。嫌疑人的身份会随着案件的移交,变成被告人。3、如果检察机关认为需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且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一般会通知被告人或者在检察机关办理新的取保候审手续,或者认为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就改为逮捕后收监
    2023-04-05
    205人看过
  • 公安的取保候审多长时间,取保候审后多久开庭
    公安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要同步进行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取保候审人员也要随传随到。开庭与取保候审措施无关,主要看案件的情况。一、公安的取保候审多长时间公安的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出具保证书,并保证随传随到后,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二、取保候审后多久开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时,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传唤被告人,同时通知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从上述规定可见,取保候审措施对
    2022-06-18
    380人看过
  • 取保候审是取保多长时间
    最长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取保候审传唤问话一般多长时间1、取保候审传唤问话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
    2023-08-02
    85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时间有多长?
    1、首先要看,该案件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四)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五)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七)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法律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提出。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2、取保候审的期限
    2023-06-04
    153人看过
  • 怀孕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
    怀孕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调查、起诉和审理。如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怀孕取保候审后还要坐牢吗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关键要看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罪重还是罪轻,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取保候审后才不需要坐牢,否则都还需要坐牢:1、公安机关经依法侦查后决定撤销案件。2、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后作出不起诉决定。3、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后判决被告人无罪或者虽然判决被告人有罪,但判处管制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缓期执行。
    2023-08-05
    454人看过
  • 取保候审多久会通知家长
    一、取保候审多久会通知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了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然而却未能明确规定在何时何地通知其家属这方面的相关事宜。在日常实践中,取保候审决定的作出通常是由执行机构来进行负责,并且会向被取保候审人个人发出相应通知,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执行机构还会和被取保候审人的父母亲等亲属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具体的通知时间并没有在法律条款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因此,对于取保候审之后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通知到其家属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我们暂时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
    2024-07-28
    119人看过
  • 长沙申请取保候审要多久
    在长沙地区,申请取保候审的时间并未有固定的相关法规予以明确规定,实际上,这主要取决于个案的具体特征及司法机关的处理效率。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文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均享有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若满足相关条件,司法机关应在接收到申请之后,尽速做出相应决定。然而,具体的审批时限可能会受到案件复杂性、证据搜集与审查起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
    2024-05-07
    337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刑事案件期限多久最长时间?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期限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但最长不能超过一年。《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一、刑事拘留后多久可取保候审刑事拘留24小时后可以取保候审,因为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有在二十四小时内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权力。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二、检察院取保候审的期限是怎么规定的检察院取保候审的期限的规定如下:1、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2、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
    2023-04-01
    157人看过
  • 取保候审后多久判刑最新
    关于取保候审之后判处刑罚所需的具体时间,并未有明确的规范性限制。这主要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诉讼进程覆盖了诸多环节,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取证、审查公诉以及庭审判决等环节。其中,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其适用阶段往往位于调查环节或者审查公诉环节;而对于刑罚的判定,则通常会在庭审判决环节进行。然而,由于每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搜集情况以及法律程序的差异,导致庭审判决环节的耗时长短难以精确预估,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确定性的时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024-05-13
    347人看过
  • 自首多久取保候审最严重
    关于自首后何种情形下能够申请并成功取得保释等候审判的最严重时间限制,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存在固定且统一的期限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保释等候审判是一项重要的强制性措施,通常被应用于那些可能面临较轻微刑罚惩处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或者虽可能面临较重刑罚但通过保释等候审判未造成社会危害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在此基础之上,自首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自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诚实地陈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这被视为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
    2024-05-14
    74人看过
  • 多久取保候审?
    法律综合知识
    1、取保候审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4-04-27
    228人看过
  • 多久能办取保候审最合适
    一、多久能办取保候审最合适能办取保候审最合适的时间是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随时可以办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2.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3.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二、刑拘多久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刑拘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一般在二十四小时后。因为公安
    2023-06-04
    3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取保候审最长能判多久,取保候审出来最长判多久,取保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8
      取保候审判多久看案情有多严重。取保候审与判刑无直接关系,定罪量刑取决于案情,因此不能确定以前申请取保候审批准后,如果以后定罪判刑,最多判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 2022年取保候审最久是多长时间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1
      1、取保候审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
    • 取保候审最长多久 取保候审期限到了怎么办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12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 接到取保候审申请后,最长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4
      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
    • 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长?取保候审要多久?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7
      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