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之行贿人检举他人受贿的行为分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1:00:47 474 人看过

作者:李汝银许昔龙

当行为人因犯罪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自动交代了向有关公务人员行贿并检举该公务员收受贿赂的犯罪事实,且司法机关根据行为人的检举揭发,查获了该公务员的受贿犯罪,行为人检举他人犯受贿罪的行为是否符合刑法上的立功要件?

首先,从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立功成立要件来看,行为人是否具有立功表现,关键要看行为人是否检举揭发了他人的犯罪事实并查证属实,或者为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就意味着,行为人只要符合立功的两个条件之一,不论其检举揭发的他人犯罪是否与自己的犯罪有关联,都不影响立功的成立,只要其检举揭发的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便已足矣。

其次,虽然行贿罪与受贿罪是两个彼此相关联的犯罪,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罪名的独立犯罪。当行为人因犯罪而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在此过程中,行为人检举揭发他人犯有受贿罪,自己曾经向他人行贿,此时行为人的检举揭发行为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检举揭发他人犯受贿罪的事实如果查证属实,则行为人的检举揭发行为符合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立功成立要件;另一方面,行为人如实交代自己向他人行贿的事实如果属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则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成立特别自首的条件,对其所犯行贿罪应当以自首论。

再次,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在此种情况下构成立功,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立功的立法目的和精神。我国刑法规定立功的条款,不但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从轻或减轻的情节,而且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及时抓捕犯罪分子并使犯罪分子尽早受到惩治,如果不承认行贿人检举揭发受贿人之受贿罪可以成立立功,不利于受贿罪这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职务犯罪的查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9: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立功相关文章
  • 行贿后举报受贿人能免责吗
    行贿人行贿后因种种原因举报受贿人的,是属于自首立功的表现,法院可酌情从轻、减轻行贿人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3-06-12
    85人看过
  • 行贿举报受贿后果
    一、行贿举报受贿后果对方收钱相关证据,这个是核心,举报行贿受贿,属违法行为,得拿出相应证据。自己实名举报,现在对于匿名举报,很多地方都不予受理,而且若没有相关证据,匿名举报若查无此事,你还涉嫌诬告实名后,除非有恶意举报外,如果因为政策理解失误,举报不实,也不会追究您责任相关接受举报部门会保护您的隐私,保护您安全,举报属实的还有奖励。二、如何认定是行贿1、行贿罪与馈赠礼物的界限其关键还是看行为人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礼物时,主观上是否有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的。2、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2)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司
    2023-04-12
    371人看过
  • 行贿方检举受贿方不承认怎么办
    可以起诉到法院,并提交相关证据,没有证据证明受贿就不能定罪。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的情形只在少数,最常见的情形是当嫌疑人发现法院已经掌握了自己犯罪的证据,辩解无望的情况下才会认罪,因此犯罪不承认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不承认的,应该由刑事侦查机关负责对犯罪嫌疑人是不构成犯罪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侦查结果依法处理。1、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即使没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的,仍应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2、如果侦查证据不足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则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总之,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尤其在司法系统,凡事都要讲求证据,证据是刑事案件的核心,如果罪犯不承认犯罪事实,那么就收集证据,刑事侦查机关也会调查取证。一、《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
    2023-03-03
    92人看过
  • 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
    1、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不认定是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2、立功的检举他人罪行材料应当指明具体犯罪事实3、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重要线索的,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认定为立功。所以总的来说,想认定为立功,就是犯罪本人实施的立功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查证属实行为人归案后,又检举揭发他人对自己的窝藏等犯罪行为的,能否认定为立功?对此,有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的意见。肯定的意义认为,这种情形属于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只要查证属实的,应当认定为立功。否定的意见认为,这种情形不能认定为立功,而只能作为自首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这种行为实是自首或者坦白与立功的竞合,应择一处理。理由如下:窝藏犯罪分子或者赃物的,是一种连累犯。所谓连累犯,是指事前与他人没有通谋,在他人犯罪以后,明知他人的犯罪情况,而故意地以各种形式予以帮助,依法应受处罚的行
    2023-03-10
    348人看过
  • 检举他人是否可立功
    检举他人犯罪,经查属实会立功。立功认定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分子立功认定的司法解释。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的行为。为使犯罪分子从轻处理,犯罪分子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得视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犯人检举自己算是立功吗如果犯人检举与自己有关的犯罪,只是涉及自身的犯罪且未被司法机关所掌握的,不能算立功,而应当算自首处理。投案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
    2023-07-07
    372人看过
  • 受贿罪中的“事前受贿”行为
    事前受贿行为是指行为人未就职就已经收受贿赂,直至其就任某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时再实施利用该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殊性在于,行为人并未利用现任职务上的便利而收受贿赂,而是以将要到任的职务为诱饵,事前应允行贿人,收取贿赂。这里面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在于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仅仅限于现任的职务,还是也包括将来可能担任的职务或过去曾经担任的职务。对于事前受贿,国外的立法例也有所涉及。但多数国家无此种规定,我国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这种行为一般不能以受贿罪追究责任。受贿罪作为一种渎职犯罪,所惩治的应是受贿时有职可渎之人,而事前受贿的行为人在收受贿赂时并无职可渎,不能因其后来有此职而前移使其负渎职之罪,更何况这种职务在受贿当时还处于空中楼阁的状态之中,法律怎么能够处罚这些具有强烈或然性的事实呢?而且,根据受贿罪的一般法学理论,受贿罪中行为人一旦收受了财物,便可认定为犯罪的既
    2023-06-11
    385人看过
  • 检举揭发利用职务之便获悉的他人犯罪行为的能否认定为立功
    本文介绍了检举揭发利用职务之便获悉的他人犯罪行为的能否认定为立功一系列相关内容,,能否认定为立功,也存有异议,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常有一些司法工作人员或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等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员,由于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在工作中获悉、掌握了其他人的犯罪事实,但并未查究或者移送案件,在其本人犯罪后,则将以前在工作中所知悉的他人犯罪事实予以检举揭发。对此,能否认定为立功,也存有异议,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司法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掌握他人犯罪事实,未尽职责去查究,其犯罪后才检举揭发,其行为不构成立功。第二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司法工作人员还是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只要他们犯罪后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符合立功的构成要件,均应认定为立功,不能因其身份特殊而否认其立功。第三种观点认为,对这类特殊人员的立功表现的认定,应当从严掌握。一般的标准是看其
    2023-06-11
    439人看过
  • 最高检关于立案标准行贿受贿
    1、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2、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一、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
    2023-03-26
    165人看过
  • 单纯受贿行为之定性
    案情?张某曾任某市常务副市长,在其任职期间,先后20次收受本市财政局、国税局以及工矿企业等单位以各种名义送的红包,累计价值达10万余元。?争议?本案定性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理由是:财政局等单位送给张某财物,不是因为亲友关系互赠礼品,而是因为张某的职务、地位同其有着利害关系,虽然在送财物时没有提出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要求,实际上,他们是希望日后张某可以给予必要的关照。而张某对于送者的意图也是十分清楚的,虽然未明确表示为对方谋取利益,但是双方心照不宣,因此实质上是以“权力为支点的特殊交易”。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理由是:即使张某收受他人财物与本人职务有直接联系,即其职务所具有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能力,是促使他人送财物的基础,但是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必须同时为他人谋取利益,才能构成受贿罪。既然双方在进行财物的给付、收取时没有一方利用职务
    2023-06-11
    270人看过
  • 行贿人交代了受贿人会立即逮捕吗
    如果情节比较严重,数额较大可能就会立即逮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五类,按照强制力度从轻到重,依次分别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逮捕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羁押并予以审查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023-06-14
    318人看过
  • 介绍贿赂是独立于行贿和受贿之间的”第三者”
    在刑法修订前,有人主张应取消介绍贿赂罪,将介绍贿赂作为受贿罪和行贿罪的共犯处理。对此,我曾在《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修改与完善》(见武汉大学《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一文中作过简要论述,认为不应取消介绍罪。修订刑法从贿赂犯罪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行为人在非法交易中的地位、作用,设立了受贿罪(包括单位受贿、公司职员受贿)、行贿罪(包括单位行贿、向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罪三大罪名体系,仍然保留了介绍贿赂罪名。但目前仍有人主张,应取消介绍贿赂罪,将介绍贿赂作为受贿罪和行贿罪的共犯处理。(2003年4月24日《检察日报》刘源远万晓勇《介绍贿赂应以受贿或行贿罪共犯论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立法上的问题,也是司法问题。如果不从理论予以澄清,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和行贿罪的界限。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从世界各国的立法来看,除极个别国家刑法典(如匈牙利79年刑法典)只规定了一个单一的受贿
    2023-06-11
    134人看过
  • 分析受贿罪行的认定标准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而无受贿意图,后者以酬谢名义将财物送至其家中,而前者并不知情,不能以受贿论处。在
    2023-07-08
    407人看过
  • 行贿人欠受贿人钱怎么办?
    受法律保护的债务债权关系可通过协商、起诉跟对方讨要债务,如果是行贿款的话,行贿款和受贿款都属于赃款,都会被司法机关没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中涉及财产内容需要执行的,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附带民事判决中财产的执行,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办理。关于刑事判决财产刑的强制执行,只有判处罚金、没收财产两项刑罚,在没有履行到位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继续追缴非法所得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不属强制执行内容。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一般是多久可以执行到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一般几天或几个月可以拿到钱。法院执行并不表明法院一定能将钱全部执行到位,要看被执行人的实际经济状况。如果对方能自觉履行,或法院能查询到对方存款的,则可能很快就能得到执行款,如果对方只有其它财产的,则需要通过评估、公告
    2023-03-04
    213人看过
  • 行贿具体分为对个人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三种情况
    1、对个人行贿涉嫌下列情节之一的,应予定罪:(1)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2)行贿数额不满一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②向三人以上行贿的;③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④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对单位行贿涉嫌下列情节之一的,应予定罪:(1)个人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2)个人行贿数额不满十万元、单位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②向三个以上单位行贿的;③向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行贿的;④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3、单位行贿涉嫌下列情节之一的,应予定罪:(1)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②向三人以上行贿的;③向党政领
    2023-03-28
    4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立功
    词条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形的行为。... 更多>

    #立功
    相关咨询
    • 行贿人举报受贿人是否立功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2
      是否构成立功,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是检举他人受贿,且所收的贿赂不是行贿人的行贿的,经查证受贿人构成犯罪的,则行贿人的检举行为属于立功。
    • 受贿人在举报之后退回礼品给行贿人,受贿人还有罪行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价值较大,则涉嫌犯罪,案发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才将礼品退回人,不影响定罪。
    • 行贿人揭发受贿人立功广州怎么处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3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被人举报行贿还是受贿算行贿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2
      不是,一般来讲,同样的数额,受贿罪比行贿罪严重比如甲向乙行贿10万元,甲犯行贿罪,乙犯受贿罪,甲会比乙判刑时间短很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按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或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四种特定情节之一的,属于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认
    • 行贿受贿行为应怎样举报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4
      新的修正案对贪污的主体范围有了新的规定很明确的用条文的形式规定了范围不再仅仅是公职人员的事情了最直接的你可以到检察院下设的反贪污贿赂局举报可以亲自去也可以以举报信的形式不管书名或是不署名的都没有关系但是一般来说署名的相对比较重视也可以到信访局,纪检委一般受理的都是党员、公职人员和国企事业行政单位性质的。当然任何途径的前提是事实的存在否则你有可能被安上诬陷罪而遭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