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损害名誉权案件法院一般会判决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法律依据:《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3)排除妨碍;
(4)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继续履行;
(8)赔偿损失;
(9)支付违约金;
(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1)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一、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
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
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不再被认为是普通的侵害名誉权的方式;
4、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名誉权隶属于人格权,任何人或者是单位的名誉权都不得被他人侵害,若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发现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之后,为了减少自己会受到的损失,需要采取各种合法的方式,收集证据对方确实侵权的证据之后,向侵权者索赔,若是不赔偿的,此时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了。
-
损坏别人名誉一般法院会怎么判
238人看过
-
损害名誉罪怎么起诉,损害名誉权怎么判
366人看过
-
损害名誉权报案材料
160人看过
-
一般侵害名誉权与通过网络侵害名誉权
89人看过
-
损坏名誉罪立案判多久,损害名誉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317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案件中精神损失怎么判定
91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损害名誉权的保护规定,损害名誉权怎样判?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1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候,侵害名誉权的案件越来越多,那么当公民的名誉权被侵害后,可以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并且澄清事实,说明自己侵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还被侵害人一个清白,另外,还需要向被侵害人道歉,如果给被侵害人造成了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被侵害人赔偿精神损失费,侵害人拒绝赔偿,拒绝赔礼道歉的,被侵害人可以到法院去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侵害人还给被侵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的,触犯到了
-
侵犯名誉权案件一般会判什么刑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1关于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罚如下:一、我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但前者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进行,后者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但认定两者罪的关键之处是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反之不认为构成罪。二、不构成罪的,可以民事侵权起诉侵权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如果造成财产人身损失的,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对精神造成一定损害的
-
怎样判断一个人名誉权损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所谓诽谤,就是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从而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本案中,甲的行为属于以诽谤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已经构成了对乙名誉权的侵犯。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他还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另外,如果由于甲的诽谤行为导致乙全家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乙家人自杀等后果的,这就属于“
-
法院审判侵害法人名誉权案件应该怎样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8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候,侵害名誉权的案件越来越多,那么当公民的名誉权被侵害后,可以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并且澄清事实,说明自己侵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还被侵害人一个清白,另外,还需要向被侵害人道歉,如果给被侵害人造成了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被侵害人赔偿精神损失费,侵害人拒绝赔偿,拒绝赔礼道歉的,被侵害人可以到法院去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侵害人还给被侵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的,触犯到了
-
法院管辖名誉权案件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2(一)侵权事实的有关证据: 1、以文字或音像制品形式侵权的,提供相应载体。 2、以口头形式侵权的,提供证人证言或有关证明材料。 3、以其他形式侵权的,提供相应证据。 (二)侵权后果的有关证据: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证据。 2、造成精神损失的,提供相应证据。 (三)原、被告若为法人,应提供法人资格证明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四)需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的,提交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