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提供担保违反劳动法,在劳动法中规定的是用人单位不得进行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一、雇佣70岁以上是否违反劳动法
雇佣70岁以上人员,不违反劳动法,具体情况如下:
1、雇佣70岁以上的员工,不构成劳动关系,属于劳务关系;
2、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一、雇佣童工的处罚如下:
1、对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具体罚款标准;
2、职业介绍机构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1500元到3000元;
3、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出具假证明的,罚款1500元到3000元。
二、招童工法定年龄是十六周岁以上,具体情况如下:
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2、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总而言之,雇佣70岁以上人员,不违反劳动法。我国禁止雇佣16周岁以下童工,特殊情况下可以雇佣16周岁以下人员,但需进行报备。
二、公司招聘收培训费合法吗
不合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用人单位可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而不应当由劳动者承担。如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查处。
三、劳动法,每个地区有没有限制加班时间?
有限制。加班,也称延长劳动时间,是指用人单位经过一定程序,要求劳动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最高限制的日工作时数和周工作天数而工作。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身体健康,我国严格限制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
员工私下以公司名义提供反担保是否违法
188人看过
-
单位违反劳动法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52人看过
-
反担保必须是法人提供吗
483人看过
-
如何向法院提供反担保
128人看过
-
反担保由第三人提供吗
274人看过
-
劳动法为临时工提供保护吗?
263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提供劳动保障劳动服务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6一、劳动者有上班提供劳动,就享有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并领取工资。若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一般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二、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如何向法院提供反担保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02反担保的方式即只剩下了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 (一)保证反担保,又称信用反担保,是保证担保方式在反担保中的适用,即债务人之外的保证人与本担保人约定,当本担保人取得对债务人的追偿权而债务人不向其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向本担保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反担保方式。 (二)抵押反担保,是指债务人或其他人不移转对其特定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本担保人追偿权的担保。 (三)质押反担保,是指债务人或其他人
-
反担保由第三人提供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29反担保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提供的担保。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由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第三人即成为债务人的债权人,第三人对其代债务人清偿的债务,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当第三人行使追偿权时,有可能因债务人无力偿还而使追偿权落空,为了保证追偿权的实现,第三人在为债务人作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为其提供担保,这种债务人反过来又为担保人提供的担保叫反担保
-
员工离职后劳动保护用品由公司提供, 员工应该承担劳动保护用品费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251、员工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由单位提供,员工是不需要支付劳动保护用品的任何费用的,如果单位在员工离职时扣除劳动防护用品费用,是属于单位随意克扣员工工资的行为,员工可向劳动部门进行投诉。同时也可向安监部门投诉。2、劳保用品是单位提供给员工,为了保护员工不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受到伤害。员工为单位提供劳动,单位是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劳保用品的。3、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
-
单位强制员工提供劳保合法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1不合法。提供劳动保护用品,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且所需费用必须从其“专项经费”中开支,不能让劳动者自己承担。《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五条也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