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陈述申辩时事实当事人的正当的权利。按照正常执法程序,当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时,应当充分让其提出,如果其理由正当充分,行政机关可以参照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时适当的减免,如过其理由不够充分或不能反映真实的客观事实,则行政机关可以不予以采纳。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达不到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处罚种类或方式不能适用;自由裁量权的适用符合法律目的、符合公平正义的法律理性和对行政相对人的最小损害性,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统一;证据的取得和认定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的司法审查标准,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事实的认定清楚明确,是能够用合法证据认定的事实,达到法律真实的标准;行使行政处罚的目的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出于正当考虑,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权;行政处罚意思表示明确具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存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存在越权和滥用职权行为。
-
行政处罚中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361人看过
-
当事人放弃陈述和申辩,还能否进行行政处罚
320人看过
-
对行政处罚决定书怎么提出陈述和申辩
393人看过
-
行政处罚告知提出陈述和申辩应该怎么办
391人看过
-
陈述申辩后可以免除行政处罚吗
141人看过
-
怎样提出工商行政处罚陈述
182人看过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信息、材料和痕迹。在行政诉讼中,证据是用来证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正,以及证明当事人与行政行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事实的依据。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诉讼证据可以分为... 更多>
-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应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5《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法告知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其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
如何做陈述当事人的陈述?青海在线咨询 2021-08-04当事人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就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所以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当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所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客观地对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和本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才能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
-
行政机关对申辩和陈述的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1-07-11一些行政机关在执法时不愿意接受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这种行为直接导致行政机关程序违法;有的机关虽然接受了陈述和申辩,但是并不对陈述和申辩的内容进行复核,同样是程序违法;还有的行政机关,已经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进行了复核,但是并没有复核意见,也可视为没有对陈述和申辩进行复核,也是程序违法。
-
对行政许可可否申请行政许可提出陈述和申辩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6可以。 1、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七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2、在行政许可的申请过程中,陈述权是指申请人有权说明取得许可的理由、依据和事实;与申请的行政许可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有权说明不应当批准申请人的许可申请的理由、依据和事实。在对被许可人的处罚过程中,陈述权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所认定的事实及适用法律是否准确、适当,陈述自己对事实的认
-
如何写当事人最后的陈述江西在线咨询 2021-09-07主持人宣布:现在,由当事人陈述最后意见。随即指示原告、被告、第三人依次作最后陈述。 合议庭成员应当认真、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一般不宜打断当事人的发言。但其陈述过于臃长,法庭应当予以引导;当事人陈述的内容简单重复多次的,或者陈述的内容与案件没有直接关联的,法庭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