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准备中只有在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案件证据多、案情重大以及社会影响重大时才会召开庭前会议,庭前会议只处理程序问题;法庭调查中,发问的顺序是先控方后辩方,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旁听;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若其多次重复自己意见或陈述内容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的,审判长应当予以制止;程序具有回调性,在最后陈述中发现了有争议的事实,可以退回法庭辩论甚至是法庭调查。
刑事案件法院审判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庭前准备,开庭之前先查阅公诉人送来的起诉的材料,在有需要的时候还能够召开庭前会议;第二,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先检查相关人员是否已到庭,并且宣读规则等,然后审判长宣布开庭;第三,法庭调查,通过相关人员的发问以及举证质证来审查案件事实;第四,控辩双方进行法庭辩论;第五,作出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第一百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第一百八十五条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第一百八十六条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
-
刑事案件再审的条件、程序及审理法院
345人看过
-
民事案件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
274人看过
-
确定刑事再审案件管辖法院的程序
309人看过
-
案件审理程序中的法院分类
193人看过
-
民事案件庭审程序、民事案件审理程序
85人看过
-
人民法院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
124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什么是刑事二审程序,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二审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7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指由于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它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刑事诉讼法》第22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
刑事案件的民事法院审理方式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3按法律规定,正常的处理方式是先待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再处理民事案件,也就是先行后民,如果确定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情况,人民法院可按《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案件材料向有侦查权的司法机关反映或者移送。
-
如何在法院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1-09-01分为两个阶段,三年以上及三年以下。相关法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对于可能会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也可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对于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超过3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
刑事案件二审检察院出庭方式和程序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161. 庭审开始:在法官宣布案由之前,审判长需要确保各方当事人已就座,并向其明确宣布;接着,审判长需要通报合议庭的组成成员以及书记员、公诉人等相关岗位人员的具体信息;在此过程中,还应向被告人充分释明他们所享有的各类法定权利。 2. 案件审理:公诉人在法庭上读完起诉状后,案情剖析、询问及提问环节开始。 3. 法庭调查:在此阶段,公诉人和辩护人都应向法庭展示各自提供的证据,并进行理智而客观的质证,这
-
刑事诉讼法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程序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2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上级人民法院对本院、或者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再审程序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具体判决结果根据犯罪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性,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