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共益债务时常发生争议,主要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管理人与主张共益债权的债权人之间对共益债务存在与否或数额的多少发生争议;
第二种情形是其他债权人或职工对共益债务有异议;
第三种情形是债务人对共益债务有异议。
在上述争议引发诉讼的情况下,其当事人如何确定,很少有人探讨,笔者认为,
在第一种情形下,因共益债务的执行主体是管理人,债权人请求管理人支付共益债务遭到拒绝时提起的诉讼案件,原告应为主张共益债权的债权人,被告应为债务人,管理人仅是债务人的诉讼代表人,管理人一般不得对共益债权人提起诉讼。
第二种情形下,因共益债务的存在与否或数额多少,直接影响到其他债权人或职工的最终权利的实现比例,应允许异议债权人或职工对共益债务提起诉讼,这种情况下提起的诉讼案件,原告为异议债权人或职工,被告为共益债权人以及债务人。
第三种情形下,有人认为应由管理人提出异议,债务人不应享有异议权和提起诉讼的权利。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不代表破产案件的任何一方当事人。
赋予债务人异议权的原因在于:共益债务的存在与否或数额多少直接关系到债务人的清偿数额,甚至影响到债务人重整再生的可能,债务人有对共益债务加以否认的动因,因此,对债务人对共益债务的异议人民法院也应当予以受理,这种情况提起的诉讼案件,原告为债务人,被告为共债权人,由管理人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为了破产案件统一归口审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省破产费用,提高破产程序效率,按照企业破产法第2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因此有关共益债务的诉讼应由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
-
共益债务的产生会发生哪些争议?
146人看过
-
共益债务的争议处理方式
184人看过
-
哪些债务为共益债务,共益债务包含哪些?
358人看过
-
什么是共益债务,哪些债务构成共益债务?
352人看过
-
共益债务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90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债务可以变成共同债务?
290人看过
共益债权产生于破产案件受理后与破产费用在清偿时优先于其他债权,包括普通债权、对债务人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和劳动债权。共同债务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和顺利破产程序而发生的债务。... 更多>
-
共益债务案件有哪些共益债务争议的情形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22第一种情况是治理人与主张共同利益债权的债权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利益债务的争议;第二种情况是其他债权人或者职工对共同利益债务有异议;第三种情况是债务人对共同利益债务有异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债务为共同利益债务: (1)管理人或债务人要求对方履行双方未履行的合同产生的债务;(2)债务人的财产不受管理产生的债务; (三)债务人不当得利产生的债务; (4)债务人继续经营
-
共益债务有哪些共益债务与普通债权的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9共益债权产生于破产案件受理后,普通债权产生于破产案件受理前;共益债权与破产费用在清偿时优先于其他债权,包括普通债权、对债务人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和劳动债权。破产法对于普通债权要求债权人在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职工的劳动债权不必申报,由管理人调查后公示,即采取直接确定的方式。 对于共益债权是否申报,破产法没有规定。 由于共益债权在破产案件受理后才发生,优先受到清偿,并且总是和破产费用相提并
-
债务人逃债的情形包括哪些,债务人逃债有哪些情形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2转移,意为将某物移动到某地。债务人转移财产,就是债务人将自己的财产移动到别人那里,目的就是逃避偿还债务,甚至当法院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之后,法院无从查控债务人的财产,那么债务人逃债的情形包括哪些,债务人逃债有哪些情形?
-
共益债务包括哪些?共益债权包括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15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容易将共益债务和破产债权相混淆。二者在法律上都是一种债权,只是依不同的顺序来进行债务清偿,有一定的区别,而我国法律对于双方的定义有着具体的规定。具体而言,破产债权和什么是共益债权的概念是怎么样的以及双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有着怎样的区别,做了一些整理工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共益债务权和破产债权 1、破产债权是针对破产人,并原则上基于破产宣告而发生的一种财产上的请求权。所
-
哪些是共益债务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4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债务,为共益债务: (一)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 (二)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三)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四)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 (五)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六)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