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一方触犯了刑法,犯罪嫌疑人自身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不需要夫妻另一方来承担的。
2、不过夫妻分居并没有离婚,如果一方触犯了刑法并且涉及到赔偿时,就要分为几下几种情形:
居期间一方所负债务是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分为两种情况:
(1)分居期间对各自财产的处理由各方独立行使,夫妻双方所得的财产处于分离状态,双方互无经济往来,一方举债应为个人债务。
(2)夫妻虽因关系恶化而分居,但终因婚姻关系的存在而彼此仍负有夫妻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并且,父母子女关系既不能因父母离异而终止,更不能因父母的分居而改变。因此,分居期间为履行夫妻抚养义务及子女抚养义务所生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夫妻双方都从举债中受益、可能受益或推定受益,分享债务带来的利益,即使当时夫妻感情已破裂处于分居状态,也应当按一般方式法定的共同之债处理,一方所借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分居后一方所欠债务该怎么处理
夫妻分居后一方所欠债务的处理:
1、夫妻分居后,一方所欠债务视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偿还。虽然可能已经分居很长时间了,但没有办理离婚手续;
2、没有约定双方财产所得财产的所有权,也没有第三方知道是否达成协议,因此,所得的财产应该是夫妻共同财产,债务也应该是共同债务;
3、一方有证据证明债务不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属于一方个人债务的,借款人应当承担债务。
-
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有权请求夫妻共同承担抵债责任吗
241人看过
-
侵占罪中夫妻一方承担责任吗?
89人看过
-
制毒人员一方承担刑事责任吗?
96人看过
-
夫妻双方一人担保另一个人也承担责任吗
495人看过
-
一人担保夫妻双方承担什么责任
141人看过
-
夫妻一方有刑事责任可以离婚吗吗
101人看过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 在法定分居情... 更多>
-
刑事赔偿一般由夫妻一方承担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2犯罪赔偿由犯罪行为人自行承担,不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
-
夫妻一方犯罪入狱后, 另一方是否需要对其构成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31、目前,吴某夫妇限制张某人身自由并扣押户口本不协助张某户籍转出的现状,您可以报警处理,吴某夫妇涉嫌非法拘禁罪,因此,对于夫妇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户籍转出,原则需要您提出同意接收您户口迁入的单位,然后由迁入地派出所户籍机关办理,建议您详细咨询户籍机关; 2、如果已经进行亲子鉴定,可以到法院起诉确认孩子抚养权问题。或者与对方协商,明确孩子抚养问题。 3、张某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必须具有非法占
-
夫妻分别另一方企业承担法律责任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5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担债务责任的财产范围只能是属于公司自己的财产,个人财产除外。根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扩展资料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
-
夫妻一方与他人非法同居并举债,后另一方要承担偿还责任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5夫妻一方与他人同居借的债务,正常情况下另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但要证明该债务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
-
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有权请求夫妻共同承担抵债责任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20分居是指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终止夫妻同居义务的法律制度。分居期间,一方借钱,另一方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可以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条例》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