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确适用新《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它相关的法律文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于二OO六年四月二十四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以下简称《执行意见》),该意见厘清了外资审批与登记工作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一直以来我国对外资企业采取认缴资本制,外资企业的这种设立与出资的不同步性,使得出资问题一直是外资企业自身发展的顽疾,也成为外资企业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公司法》关于公司注册资本的规定由实缴资本制有条件地改为认缴资本制,但对于外资企业在出资方面的规定涉及不多,笔者就外资企业在出资方面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作以探讨。
《执行意见》第1条就外资企业登记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规定:外商投资的公司登记管理适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其他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外资企业登记所适用法律的效力位阶为: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适用该法律规定;没有特殊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公司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上法律法规均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其他规定。目前,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出资问题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其中《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属于法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执行意见》、《若干规定》、《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属于有关外商投资的其他规定,它们的法律效力位阶依次排列。
新《公司法》第26条虽然规定公司首期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但结合第23条、第30条来看,显然是针对内资企业分期出资而言的,并不适用于外资企业的出资问题。《公司法》作为市场主体法中的一部统领性法律,只是对市场主体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原则规定,如前所述,作为特殊法的三资企业法对外资企业出资有特殊规定,要优先适用。因此,在三资企业法就外资企业出资时间尚未修改前,依然适用先发照后验资的作法。然而,三资企业法对于外资企业出资问题只是作了笼统规定,关于出资时间和出资额度等具体问题的规定不够完善。1988年1月1日原外经贸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成为《执行意见》颁布前对外资企业出资问题进行约束和规范的专门法律文件,其在催促外资企业出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新颁布的《执行意见》对外资企业的出资问题在肯定了《若干规定》部分作法的同时,将新《公司法》中的新规定予以补充。
对于一次性足额出资,《执行意见》延用了《若干规定》的要求,合营各方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六个月内缴清,情况比较简单,勿须赘言,分期出资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执行意见》规定: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应当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三个月内缴足,其余部分的出资时间应符合《公司法》、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本条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这里所说的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指的应该就是新《公司法》规定的3万元人民币。举例来说,假设一外资企业注册资本30万元人民币,那么首次出资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5%,即4.5万元人民币,4.5万元不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符合首次出资额度的要求。如果该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8万元人民币,而18万元人民币的15%即2.7万元人民币低于3万元人民币,所以其首次出资应达到3万元人民币,而非2.7万元人民币。如此一来,通过比例和额度的双重调控来达到对外资企业出资的制约与督促,防止其逃避出资义务。其次,首次出资后的余额出资时间应符合《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新的《公司登记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首期出资后,其余部分应当自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执行意见》通过这一准用性规则规定了余额的出资期限,弥补了《若干规定》对此没有明确要求的缺陷,结束了过去登记机关在这方面无所适从的局面。
外资企业出资制度的不完善既为外资企业逃避监管提供了温床,也给登记机关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新《公司法》的实施及相关配套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外资企业出资行为,也为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依据。因此,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规范外资企业出资,不仅有利于外资企业健康发展,也会使监管工作更上一层楼。
-
企业法人挪用资金罪问题探讨
468人看过
-
外资企业以股权出资之法律问题
409人看过
-
企业兼并法律问题探讨1
336人看过
-
外资企业面临法律适用选择难题
247人看过
-
企业法人解散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408人看过
-
公司法外资法适用的企业有哪些?
457人看过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货币或者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全部财产... 更多>
-
男性性侵的定罪问题:探讨法律适用与司法实践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1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针对男性性侵男性的行为,定罪处罚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对犯罪嫌疑人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在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则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由于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女性,因此男性性侵男性不构成强奸罪,而应当以强制猥亵、侮辱罪定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在聚众或
-
法律上公司出资的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
-
为什么外商投资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公司法?是否适用公司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对这三种企业义分别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进行规范,在这三部法律中,又涉及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和某些行为。在公司法制定后,虽然与上述三部法律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有些具体规定是有差别的,为了保持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规定的一致性,前后衔接,因此明确了外商投资
-
新公司法对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影响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25新公司法对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修法背景 ....4 一、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4 二、原有立法存在种种错误 ...5 1、出资额和认缴的出资额 ...5 2、股票抵押权和质押权 ...5 第二部分新公司法修改概要 ....5 一、减少强制性规范,增加任意性规范 ...6 二、取消公司对外投资限制,限制对外担保 ...6 三、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6 四、限制关联交
-
外商投资企业减资的问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3外商投资企业减资流程如下 一、事项名称:外商投资企业减资 二、设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企业经营法》及《实施条例》 三、申请条件: 提出申请的外商投资企业为合法存续的企业 四、办理材料: 1、地方商务局局初审报告(市直企业则需主管部门的转报报告) 2、投资者减资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