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着明确的规定,正当防卫也有“度”的限制,并不是无所限制的,超过一定的“度”就是防卫过当,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私拉电网防盗是正当防卫吗
被告人甲于1999年7月2日,为防止他人在自己饲养的鱼塘内偷鱼,就在鱼塘的四周架设了电网,并写上“偷鱼者防电”字样。夜晚,甲离开鱼棚到家中睡觉。当日夜晚,乙携带偷鱼工具到甲鱼塘内偷鱼,手刚一触到电网,当即倒地身亡。次日晨,甲听说乙触电后,即先到鱼棚内切断电源,而后对乙进行了人工呼吸,但无效果。为掩盖自己的罪责,乙将鱼棚四周的电网全部拆除,而后伪造了乙自己用电偷鱼不慎死亡的现场。
(1)被告人甲为防止盗窃私设电网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2)如果甲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那么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其主观罪过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自卫行为
298人看过
-
自卫行为的法律后果
303人看过
-
自卫行为与自助行为的区别?
98人看过
-
老人自卫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86人看过
-
析“环保自卫行为”与刑法的“正当防卫”
111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自救行为在刑法中的区别是什么?
329人看过
自卫作为一种阻却违法的理由,是指当一个人受到他人的即时非法打击并没有机会为其抵抗打击而诉诸法律时,而对侵犯者采取合理的武力打击以防卫自己不受身体伤害,其在这种情况下对加害人的打击是合法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更多>
-
关于打架的自卫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22自卫,是受到人身攻击时,为保护自身免受伤害,或减少伤害而采取的措施。自卫中使用武力的程度必须在合理的限度以内,法律认为自卫中武力的程度必须为自卫者意图抗击的加害行为的武力的程度具有合理的对等关系。
-
什么情况下自卫杀人中的杀人行为是无罪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7自卫伤人在法律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正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况是不用负担任何责任的,但是正当防卫的条件很严格!这个就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了!因为只要是不符合正当防卫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很可能构成“防卫过当”!!是要负刑事或者民事责任的~!【也就是说,要坐牢或者是赔钱】所以,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分析的。
-
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正当防卫应当符合哪些条件,正当防卫行为的内容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它是对不法侵害者进行反击,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保护行为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制度。正当防卫行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2.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
-
防卫过当是什么行为?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4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它是对不法侵害者进行反击,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保护行为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制度。采取正当防卫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二)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 (三)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四)必须为了使国家、
-
法律中规定自卫行为只能是对方侵害行为发生时合理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0是对正当防卫的合理限制,不能以正当防卫为由而使损害扩大化,是合理的。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无限正当防卫,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