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应否支付员工工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0 11:45:09 143 人看过

停工留薪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生活补助

对于停工留薪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劳动者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或者说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内按照出勤对待。但条例对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仅规定了“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而并无其它规定。因此对对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用人单位应否继续支付工资出现了一些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是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用人单位当然应继续承担劳动者相应的损失,而劳动者无法工作,其可得利益受到了损失,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弥补,故即便超过停工留薪期用人单位仍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显然除工伤医疗待遇外,劳动者不再享有其它待遇,故超过停工留薪期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第三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不得低于因病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标准的生活津贴,如北京、山东等地方规定中便有相应规定。

前两种观点都过于偏悖和极端,第三种观点较为符合劳动法律原则和宗旨。现今劳动法虽然已逐步从民法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法学部门,但劳动法的诸多规定和原则均源于民法。而工伤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遭受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从公平原则的角度讲为他人利益而受到损失的,受益人应当对受损人进行补偿,这是工伤补偿制度形成的根源和基础理论。这也正是《工伤保险条例》中所有工伤待遇均规定为补助,而非赔偿的原因。因为用人单位承担的是受益人的补偿责任,而并非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工伤保险条例》为何要作出“停工留薪期”的规定,其目的就在于避免用人单位承担超出其可预见的责任和风险。

首先,停工留薪期的确认一般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伤医疗服务机构的诊断证明,依照相关《停工留薪期目录》予以确定,期满后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延长,对是否延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争议的,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最终确认。而各地《停工留薪期目录》的制定均是按照相应病情结合医疗实践确定的治疗各类伤病一般所需的时间和期限。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工伤伤病在相应的停工留薪期届满时便可以治愈或可以完成伤残鉴定,而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则属于无法预见的损失。对于该部分损失双方均不存在过错要求任何一方单独承担该损失均是不公平的,因此前两种观点难免有失公允。所以,第三种由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生活补助的做法,实质上是由双方分担了不可预见的损失,如此即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也避免用人单位承担过多不合理义务。

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规定,虽然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不能继续享受停工留薪待遇,即要求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或生活补助,因为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双方劳动关系并未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还是应当向劳动者承担相应义务。众所周知劳动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财产关系,而是包含了诸多人身关系性质,因此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承担的并非鉴定的支付报酬一项财产性义务,还包括了职业培训、劳动保障、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等非财产性义务。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非因劳动者的原因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基于人身关系应当提供劳动者的最低生存保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5: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伤停工留薪相关文章
  • 工伤期间停工留薪期工资支付方式与流程分析
    如果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出现工伤的,那么其工资的发放也是按照正常水平下的工资标准进行发放的。即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因此出现工伤时,不论劳动者属于何种工作状态,其合法权益都应该得到保护。工伤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标准具体是什么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未满1个月,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已满12个月的,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3-07-01
    307人看过
  • 停工留薪工资是社保支付吗
    一、停工留薪工资是社保支付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二、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根据伤情来确定。多数省份颁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对应具体伤情,确定停工留薪期长短。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关于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各省、直辖市的地方关于停工留薪期的相关规定,一般由用人单位(如北京市、山东省)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如河北省)进行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延长,统一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需要在停工留薪期满前的一定期
    2023-06-15
    359人看过
  • 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应该按什么标准支付
    停工留薪期工资待遇,是指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企业向其支付的工资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有关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应当享受的工资福利和护理等待遇的规定执行。
    2024-05-02
    204人看过
  • 员工停职期间是否支付工资
    如果员工因违反法律法规而被停职,通常只支付基本工资。如果雇员自愿申请停薪,所有工资将被停薪。各单位、各部门的相关规定不一致,I.什么是“停业审查”停业审查是许多企业常用的处罚方法。它通常要求员工反思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违反法律和纪律的情况下,限制员工在一定时间内停止工作。同时,雇主应确定被停职的员工是否会继续保留和服务其岗位,重新考虑和判断其待遇,就像其他纪律措施一样,尽管这些措施毕竟是雇主独立管理权的体现,涉及职工的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法律法规对此有明确的规范和保证,这就要求雇主更加关注基础和规模。相关法律法规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劳办发[1994]322号)第2条规定,企业对违纪员工采取停职、停职等方式处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法律法规。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
    2023-05-07
    192人看过
  • 单位在职工停工留薪期内,该如何支付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中的“工资”,是指职工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单位不能停发工资或降低工资福利待遇,这种做法是不人道的,也是极其错误的。律师补充:关于停工留薪期的具体长短,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依据工伤的部位和程度、治疗需要及个体差异,参照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为加强和规范对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管理,各省一般都制定了各自的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等地方文件,可以对照执行。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伤情尚未稳定或未痊愈,不能恢复工作仍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应该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延长停工留薪期申请的,停工留薪期到期终止。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存
    2023-05-06
    211人看过
  • 应对公司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实用建议
    工伤停工留薪期公司不给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法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与停工留薪期护理由于工伤导致的不得不停工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应不变,由原所在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通常情形下按照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如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也不得超过12个月。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如果单位未安排护理,则由单位支付护理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
    2023-07-02
    307人看过
  • 劳动者在未满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发生工伤要如何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
    劳动者在未满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且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双方对工资标准有争议的。司法实践中,—般以劳动合同履行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工资指导价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经验、学历等条件综合确定是按指导价的高位数、中位数或低位数来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4-05-14
    317人看过
  • 停工留薪期内有工资吗,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如何发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3-06-13
    120人看过
  •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由谁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未定义,各地规定大致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指劳动者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既不包含加班费的工资;二是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是包含加班费在内的全部工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计算办法应当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停工留薪期工资待遇性质上属于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所获得的报酬,而加班费是劳动者提供额外劳动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范畴,且在停工留薪期内也不可能发生加班的事实,故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不应包含加班工资。如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恶意将本应计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项目计入加班工资,以达到减少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计算标准的,则应将该部分“加班工资”计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2023-06-21
    61人看过
  • 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由谁支付?
    一、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由谁支付?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二、停工留薪期限是多久?停工留薪期间,是指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保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期间。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受伤劳动者为正常出勤而支付相关待遇,因此停工留薪期期间的确定对劳动者待遇的享受就殊为重要。实践中关于停工留薪期期间确定的争议并不少见。劳动者会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及时进行工作,对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并无大的争议。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劳动者的伤情早已稳定并能够正常生活,但是却没有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等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距离其复工之日已经相距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劳资双方往往对停工留薪期的期间产生争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
    2023-08-11
    165人看过
  • 工伤员工经过停工留薪期不上班
    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待遇,应当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诊。如遇紧急情况,可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停职留薪期满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不能自理的,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一、请问农民工工伤赔偿误工费怎么算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
    2023-03-04
    399人看过
  • 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康复治疗,如何计算工资
    一、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康复治疗,如何计算工资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劳动者接着工作就得领正常收入;若想延长停工留薪,工资也还是原来那份不变;若是请病假,至少要拿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停工留薪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如病情严重或特殊,可申请延长,但最多只能再加12个月。工伤者评上伤残等级后,不再发放原待遇,而是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还需要治疗的,依然能享受到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二、工伤停工留薪期是多长的时间1.工伤停工留薪时长需视具体情况决定,通常为12个月内。若涉及住院治疗,则以出院日期为准。2.若病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申请停工留薪期延长。经过鉴定委员会批准后,最多可再延长12个月。3.若伤势严重或情况特殊,须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
    2024-07-12
    456人看过
  • 停工留薪期是否算拖欠工资
    不算。停工留薪期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一个概念,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而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伤停工留薪期怎么算?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
    2023-07-24
    469人看过
  • 停工期间留薪工资能否减少
    一、停工期间留薪工资能否减少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不应被削减。职工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因此单位不得削减其工资,而是应当按其原工资水平来按月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二、误工费和停工留薪工资的区别有哪些误工费和停工留薪工资的区别有:1.两者责任主体不同。停工留薪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一个概念,责任主体是用人企业,指职工因工作遭
    2023-12-07
    163人看过
换一批
#工伤待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伤停工留薪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的期限。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 更多>

    #工伤停工留薪
    相关咨询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由谁支付停工留薪期应当按什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1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由所在单位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由用人单位按所在省市人事部门和卫生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
    • 工伤休息期间单位要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吗,停工留薪期应该由谁支付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8
      员工在工伤休息期间,员工是享受一定期限的停工留薪期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是需要支付员工工资,按照员工原工资福利保持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应该在劳动能力鉴定进行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
    • 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单位还需要支付劳动者工资吗, 停工留薪期的条件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2
      员工在停工留薪期之后,单位是不需要支付员工请假期间的工资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 工伤引起的停工留薪,是否应当按月支付工资?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07
      工伤治疗养伤期间,享受停工留薪待遇,原工资待遇不变,公司按月发放。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
    • 工伤期间公司以工资低于停薪留职期间员工不支付停薪留职期间的工资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28
      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停薪留职期间应该和正常的工资标准是一样的,你有权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