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打架的法律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05:50:38 154 人看过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公共场合对他人进行殴打的,可能会构成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等。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是具有生命健康权的,而殴打他人是属于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殴打他人情节严重还会构成犯罪的。

群殴打架怎么判刑

群殴打架的判刑标准:

1、群殴打架涉嫌聚众斗殴罪,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如果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群殴打架必须是一边人数远大于另一边,这样才能一群人殴打一个人或殴打几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1: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在公共场所打群架的问题
    如果对方被打成轻伤以上,除了得赔偿医药费等费用以外,还得判处相依的徒刑,而且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判刑也不一样。对方受伤介于轻伤和重伤之间的话,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要是把对方打成重伤,就要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对方重伤残疾甚至死亡,就要判到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打群架怎么处罚打群架如果是尚未构成轻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行政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
    2023-07-05
    495人看过
  • 法律规定打架是在场的都有事吗
    参与打架斗殴的违法行为人一般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具体以公安机关的调查为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欧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一、打架斗殴案件的基本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条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第十一条对正在发生的伤害案件,先期到达现场的民警应当做好以下处置工作:(一)制止伤害行为;(二)组织救治伤员;(三)采取措施控制嫌疑人;(四)及时登记在场人员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询问当事人和
    2023-02-08
    407人看过
  • 公共场所打架斗殴一般拘留几天
    公共场所打架斗殴一般拘留15天,在特殊情况下,刑事拘留期限可以延长到37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一、打架刑事拘留会留有案底吗会。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因打架致人轻伤而被刑事拘留的属于刑事处罚措施,会留有案底,而如果只是被治安拘留的就不会。由于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所以这些记录都会伴随当事人终生,但犯罪记录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报请有权机关审批
    2023-06-24
    198人看过
  • 公共场所打架斗殴持刀怎么处置
    一、公共场所打架斗殴持刀怎么处置公共场所打架斗殴持刀的处置: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没有伤害,可以从轻判决。《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污染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持刀斗殴、打架受轻伤者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严重者涉嫌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重伤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公共场所打架斗殴一般拘留几天公共场所打架斗殴一般拘留15天,在特殊情况下,刑事拘留期限可以延长到37天。根据《刑事诉讼法》
    2023-06-15
    112人看过
  • 公共场合打架怎么判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公共场合对他人进行殴打的,可能会构成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等。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是具有生命健康权的,而殴打他人是属于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殴打他人情节严重还会构成犯罪的。一、结伙斗殴和结伙殴打他人区别结伙殴打他人与殴打他人区别:本质上是一样的伤害行为,只是结伙殴打他人社会危害性大一些,处罚应当严厉一些。民间之间如果因有纠纷,而引起的斗殴,一般是故意伤害罪。不到轻伤以上后果,只能治安处罚。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费用。如果是黑社会、或者类似混混随意殴打他人,构成是寻衅滋事罪。二、聚众斗殴与寻衅滋事的区别一、起因与表现形式不同;聚众斗殴罪是指聚集多人进行斗殴的行为,客观方面往往表现为基于某种原因,而使行为人觉得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某种“合理利益”而产生斗殴之念,即“事出有因”,其多出于逞强争霸、报复泄愤等动机而实施,殴打或殴斗对象明确,
    2023-03-28
    166人看过
  • 什么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如何界定的
    一、什么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不仅是人们日常活动的场域,也是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体现。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分为七大类:1.住宿与交际场所:宾馆、饭馆、旅馆、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2.洗浴与美容场所:公共浴室、理发馆、美容院;3.文化娱乐场所: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4.体育与游乐场所: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5.文化交流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6.购物场所:商场(店)、书店;7.就诊与交通场所: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二、公共场所如何界定的《刑法》没有对公共场所给出明确定义,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两高《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提供了相关规定。1.《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将公共场所定义为满足公众各种需求的场所及设施总称;2.两高则通过举例说明公共场所的
    2023-11-22
    248人看过
  • 公共场合打架斗殴肯定拘留吗
    双方动手打架并不一定是要将两个人全部都拘留的,其实在有些民事纠纷引发的动手打架的案例当中,假如双方到了公安机关以后都有着较好的认错态度,主要责任人也有意对被打者进行赔偿的话,在公安机关的调解下双方能够妥善的处理好善后事宜,也是有可能都不拘留的。一、被打者不是输了就算还手但是一定被拘留吗打架斗殴违法,不管是先动手还是后还手,双方都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怎么处理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怎么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1、鉴定为轻微伤的,其达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派出所会让双方进行民事调解,能达成赔偿协议的,一般公安机关仅作罚款;2、鉴定为轻伤,此时已经属于刑事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3、鉴定结果为重伤,此时派出所
    2023-03-19
    443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共场所打架斗殴如何处理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共场所打架斗殴如何处理?一般的斗殴打架属于民事案件,在没有构成轻伤的情况下,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参与斗殴打架的这些人进行治安处罚。可斗殴打架如果已经导致其中有人的伤情级别是达到了轻伤以上,此时打架就变成了刑事案件,主要责任人是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有一方受到轻伤以上的伤害,则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是轻伤以下伤害,则是民事案件,公安局一般会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持不予立案通知书到法院起诉,可以主张赔偿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
    2023-03-26
    441人看过
  • 打架派出所调解几次,法律怎么规定的
    打架派出所调解是没有次数限制的。派出所对打架斗殴的处理方式是: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4-05-18
    178人看过
  • 制定国家打架法律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伤害案件应及时报警,出院后要求派出所出具伤害鉴定函进行伤害鉴定。经鉴定,轻伤只能按普通治安案件处理,派出所可拘留15天,罚款500元;构成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殊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法律关于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是如何规定的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要求不再适用《民诉证据规则》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而变为“举证期限届满前”。已经去掉了“前十日”三个字。并且,法院经审查决定批准证人出庭作证的,会事先通知;未经法院通知,证人不得擅自到庭,当事人也不得擅自将证人带到法院等候出庭。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引入了诚实信用原则
    2023-07-05
    409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这段内容讲述了对于首要分子的刑罚以及在社会公共场所聚众扰乱秩序、堵塞交通或抗拒治安管理人员的行为应该被立案处理。首要分子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破坏交通秩序;抗拒或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行为都被列为立案处理的范畴。对于首要分子,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出现以下行为之一且情节严重,则应予以立案:1.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2.聚众堵塞交通或破坏交通秩序;3.抗拒或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首 要 分 子 聚 众 扰 乱 公 共 场 所 秩 序 罪 定 刑 标 准 是 什 么 ?首要分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聚众扰乱秩序,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的
    2023-09-12
    323人看过
  • 公共场所的打人事件调查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抢劫打人实际上即使是抢劫并且打人的,只要没有构成严重后果,或者其行为达到恶劣程度那么一般就并不构成犯罪,只会用治安相关处理条例进行处罚,当然如果其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那么就肯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少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况难以认定的可以联系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2023-07-05
    487人看过
  • 公共场所防火规定概述
    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如下:1、不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和使用明火;2、不带烟花、爆竹、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3、车辆、物品不紧贴或压占消防设施,不应堵塞消防通道,严禁挪用消防器材,不得损坏消火栓、火灾报警器、等设施;4、学会识别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5、发生火灾时,应服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在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中确定一名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公共娱乐场所的房产所有者在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由经营者负责。草原防火工作实行什么的方针草原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草原防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草原防火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防火工作。森林草原火灾,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
    2023-07-19
    75人看过
  • 公共场所抽烟处罚规定
    法律综合知识
    公共场所吸烟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我国法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处罚有:1、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2、单位或者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实行全面禁烟或者未按照规定设置吸烟点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
    2024-07-31
    38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在公共场合打架怎么处理,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9
      在公共场合打架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 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算聚众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1
      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践中,起码需要三人以上
    • 寻衅滋事在公共场所打架怎么判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
      可能构成刑法第293条之寻衅滋事罪,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具体根据本案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事处罚性来确定。有没有人员受伤不是本罪成立的必要条件。
    • 民法典规定娱乐场所发生打架场所负责人有那些法律责任
      西藏在线咨询 2024-08-30
      未安全保障义务,场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是相应责任具体为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由法院确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
    • 在公共场所内打帮助他打架,帮朋友打架死人判几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6
      判十年以上,具体多少年看当地法院判决,自首能从轻处罚。持械斗殴致人死亡的属于故意杀人,违反刑法,犯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