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东在公司违法行为中应担负何种责任
公司股东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1.公司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组织,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公司股东仅以其投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利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公司成立时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股东抽逃资本。股东应当在抽逃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二、股东抽逃出资如何追回
抽逃出资罪属于公诉案件,法院没有义务通知受害人。如果公安机关追赃成功的,依法应当及时返还受害人。如果追赃不成,受害人可以凭生效的判决书,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必另起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股东出资可以由别人代缴吗
出资款可以代缴。我国法律并没有限制。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公司纠纷:股东应负何种责任?
271人看过
-
股东应在何时担负清算责任
59人看过
-
发起人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应负何种法定责任
402人看过
-
股东在出资方面应负何种责任
319人看过
-
法人和股东在诈骗案件中应承担何种责任
344人看过
-
公司遭受股东恶意逃债,股东应承担何种责任?
498人看过
-
在担保公司中作为股东的法人能否承担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1公司股东担保人承担的责任有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两种,公司股东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公司股东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
公司股东未出资为何责任还负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191、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勤勉义务,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董事等负有向股东催缴出资的义务。 2、董事未履行催缴出资义务,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3、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风险提示:公司董事应当如何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1、公司章程中可明确约定董事违反勤勉义务的情形。 公司可通过章程详细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如何
-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的,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8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构成公司债务的总担保,这与无限公司以股东个人的全部财产而不仅是公司的资产构成公司债务的总担保是不同的。这也是有限公司与无限公司最根本的区别。这就是说,在有限责任公司清偿债务时,是用公司的资产来进行清偿的,公司资不抵债宣告破产,公司债权人不得要求股东以个人财产来清偿公司的债务。这里,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而不是对公司的债务负责,这就是说
-
公司法中股东以什么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24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或者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有限责任的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公司倒闭,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进行清算,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