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搜集还款的证据,比如如果是银行还款的,转账记录;现金的话,是否有收条或者是人证等。
2、找到对方进行协商,将清除钱是已经归还了,看看是否有误会等。
书写借条需注意哪些事项
1、借条的书写人一定要由借款人书写,而不是由贷款人书写,这样可以防止借款人以贷款人擅自书写内容为由,拒绝承认借条的有效性。
2、借条尽量简洁明了,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比如:A借B一万元……这样的语言无法明确是谁向谁借钱,应当用“借给”而不是“借”,没有明确方向性。
3、不要书写借条的原因关系,比如:因为什么原因借钱,这个与借条本身无关,如果加入就可能产生附带条件的借贷民事行为,导致借款人引用该条件进行抗辩。
4、尽量附带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身份证号码,体现在借条中,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确认借条当事人的过程。因为,有时候某些人的日常用名与其身份证上的名字是不同的,如果借款人是用化名或小名交往和书写借条的,哪么,该借条的签名就存在重大瑕疵。
5、也是最重要的,借款人的签名一定要亲眼所见,如果借款人利用他人之手来签署名字,就会导致借条失去证明力,因此,不要接受已经书写好的借条或事后书写的借条,必须要求借款人当面书写借条。
借条本身必须是一张完整的纸,不能是撕过或裁剪过的纸张,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借款人分几次偿还借款,每次偿还就书写在借条的下部,最后,贷款人把下部撕去,否认借款人前面几笔还款的事实,将借款人告上法庭,要求其全额偿还。借款人以借条有撕去部分作为抗辩,最后被法官结合其他证件采纳借款人,判决贷款人败诉。
因此,借条的完整性也非常重要,防止借款人以借条不具有完整性作为抗辩,因为法院并不了解撕去的部分是否有其他意思表示,而民事诉讼中,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作为原告主张撕去的是空白无用的废纸,是需要自己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就要承担败诉的结果。
还有一个是诉讼时效的问题,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还款日开始起算,如果从还款日起3年内,未向借款人主张债权就丧失胜诉权。虽然从法理上,只要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就中断诉讼时效,但是,要证明自己某日确实向借款人主张过债权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情况下由贷款人证明),在实践中基本没有可操作性。
-
还钱没收回借条朋友拿借条讨债
211人看过
-
我给女朋友拿了钱可以要回来吗
304人看过
-
朋友借钱多还了我如何回
238人看过
-
一个朋友借了两万没有借条,怎么能要回来
379人看过
-
借款人是我钱朋友拿借条怎么写
456人看过
-
借钱给朋友朋友死了能要回来吗
83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
朋友借我两年没还了现在又来找借我要回来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22最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者不动产抵押之类的,否则就只有等拿到余款再过户。或者你随时注意对方情况,房产过户时一定要过户到房屋买卖合同对方名下。这样到时一旦对方不付款,还可以及时向法院起诉,查封房产。如果已经过户,那说明房屋产权已经发了变化,一般无特殊情况不予变更。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变动的规则是有效的合同+不动产产权登记已经办理产权过户,不动产的所有权就已经转移,发生了法律的效力,返还房屋程序很难实行。
-
朋友借钱没写借条人死了怎么把钱要回来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51、借钱人死了没有借条可以找其他证据向法院起诉。 2、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如果没有借条,有银行转账凭证、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可以向法院起诉。
-
借钱给朋友后来拿了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30对方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我建议你报警处理。可以说一下具体是多少钱?我可以帮你判断够不够刑事立案标准,如果不够的话也不用担心,也是可以用民事的追偿方法主张还钱的。你是否有相关证据呢?比如银行流水,账单等,是否能联系上对方呢?你是如何知道是朋友取了呢是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建议你来电说说详细情况,方便我进行综合分析,给你可行的法律方案,帮你保护最大的权益,避免更大的损失,来电咨询免费,希望可以帮到你。
-
借钱给朋友没有打欠条只有微信转账, 朋友不还, 朋友该怎么要回来?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8搜集对方借款的证据,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对方还款,关键是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章证据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