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助于促进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从诉讼模式的角度看,自认制度的模式环境应当是当事人主导的诉讼模式,即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中国目前的诉讼体制环境还不是自认制度所要求的制度环境,法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并不局限于当事人主张的范围。从诉讼观念的角度看,自认制度存在的观念环境是当事人之间私权纠纷的解决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关于案件事实的认识也要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但在我国的诉讼观念之下,是不能容忍当事人对事实左右的,只允许法院对事实有自由裁量。自认制度的核心是自认对法院有约束力,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据仅限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法院不能依职权收集和调查。确立自认制度,有助于弱化法官在庭审中的职权调查功能,凸显当事人的自由处分权利,从而强化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有助于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自认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当事人对对方主张事实的承认,免除了当事人对主张事实的证明责任。这样,原本必须进行的当事人举证、法院调查证据、质证、认证等环节被简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证明的环节和费用,缩短了诉讼的周期,降低了当事人和法院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同时也提高了诉讼效率。
(三)有助于在中国民事诉讼中实行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中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指导中国民事应当以追求客观真实为依归。实际上,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真实性诉求是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的,追求绝对的客观真实,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诉讼理论开始倾向于追求法律真实。确立和完善自认制度,事实上是追求法律真实。自认对法院的约束力并非来源于该事实真实性,即不因为双方对该事实的认可或认识的一致性而使该事实具有一般真实或盖然真实性,而是源于民事诉讼中辩论主义这一基本原则。它要求法官对双方无争议的事实视为真实,而不需要调查该事项是否真实存在。
由此可见,在民事诉讼中,完善自认规则有利于提高法院办案效率、简化诉讼程序。民事诉讼自认必须要符合一定条件,它的效力体现在对当事人和法院两方面。对当事人而言,一旦自认,则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而法院作出审判时必须在当事人自认的范畴内进行。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
-
自认事实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447人看过
-
刑事诉讼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488人看过
-
巧用现金价值实现保单“自救”
221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核心价值理念
216人看过
-
服刑期间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320人看过
-
公益诉讼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352人看过
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处置物的权利。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是指通过一定的事实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如消费、加工、改造、毁损等。 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改变物的权利状态。如转让、租借等。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 更多>
-
-
刑事诉讼法独立价值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2刑事诉讼法独立价值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互讨论一下吧!1刑事诉讼法作为刑事实体法的程序法,它能够独立保障刑事实体法的实施2:它作为程序法本身就具有独立的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程序正义3:它回答了,或者解决了如何发现犯罪,揭露犯罪,惩罚犯罪!4:它更加的保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权问题
-
民事诉讼中自认事实名词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4-08-28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规定:自认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中;自认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的承认;自认必须是明确表示的;自认必须具有合法性。
-
民事诉讼中证据有价值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12如果该登记能够证明相关事实真相或者与要证明的事实有一定的关联度,可以成为证据。一、证据的价值:作为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说明问题,能够印证某一事实的存在性,与客观事件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必须能够反映客观真实性。这其中包括直接证据和旁系证据。直接证据就是不需要其他旁证相关联,直接就可以说明问题、证实事实。旁系证据则需要与相关其他证据并联、串联在一起使用,起到一种辅助证据的作用。如果不能与事实本身相关
-
《新民事诉讼法》的自认北京在线咨询 2021-03-31一般是指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规则,是较为专业的法律术语与定义,一般人群对这一概念接触较少。那么,什么是新民事诉讼法自认呢,自认有何法律要件,起法律效力又如何?下面就有网的小编为广大朋友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