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举报疫情下哄抬物价行为
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行为。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行为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认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哄抬物价犯法吗
哄抬物价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1.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4.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6.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7.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8.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三、哄抬物价行为如何界定
有以下四个特点可以界定为哄抬物价行为:
1.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价格;
2.是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生产成本和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大幅度涨价了;
3.是在某一地区或者某些领域带头涨价的;
4.是囤积居奇,致使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n(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n(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n(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n(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n(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n(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n(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n(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怎么认定,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怎么举报
397人看过
-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举报电话
286人看过
-
何种行为是哄抬物价行为,哄抬物价行政处罚的特征是什么?
90人看过
-
如何处罚爆发疫情哄抬物价犯罪
445人看过
-
疫情期间消费者该怎么举报哄抬物价商家
408人看过
-
如何确认哄抬物价
344人看过
-
疫情如何哄抬物价的要求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1如果遇见哄抬物价可以直接举报。一、拨打12020举报电话疫情防控期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防疫用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分析,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报告价格异常波动和市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要进行公开曝光。欢迎市民朋友积极参与监督,可通过拨打12020进行价格问题举报。二、微信举报打开微信进入后,点击我的,选择支付。选择
-
怎样处理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行为?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对于违反国家防疫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规定,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所得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非法经营罪从重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
疫情哄抬物价的原则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271.各地对于口罩进销差价的规定不同,对于口罩价格是否构成哄抬物价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例如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规定: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期间,与疫情相关的医用商品、防护消毒商品等一律不得涨价;所售商品无参照价,购销差价额超过15%的,构成哄抬价格行为。2.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本省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行为属于何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09根据我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