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行政诉讼无效,公众怎样对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14:51:05 324 人看过

公民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包括:行政仲裁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全面把握公民求助途径:(1)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主要求助或投诉途径。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2)求助或投诉的意义:有助于解决自身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助于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政府如何应对公民行政诉讼

政府如果是被告,则应通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按时参加庭审等行为,来应对公民提起的行政诉讼;如果政府是公民起诉的咨询、求助对象,则政府应当如实告知公民有关提起行政诉讼的要求、材料等内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22: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制度相关文章
  • 怎样看待不动产行政诉讼
    一、怎样看待不动产行政诉讼不动产行政诉讼的理解: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主要是因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占有等发生纠纷而引起的诉讼,如行政机关登记错了不动产登记簿。法律规定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便于受诉人民法院勘验现场,搜查收集证据,也便于裁判生效后的执行工作。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是什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3.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简便、迅速、廉价,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诉讼程序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复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2023-11-11
    286人看过
  • 行政诉讼限制:公民法人诉讼对象范围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以下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
    2023-07-07
    234人看过
  • 公民社会呼唤行政公益诉讼
    为了对政府权力形成更有力的制约,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也为了培育我们社会的公民精神,建设一个公民社会,我们有必要来赋予公民对于事关公益的事件向法院起诉政府机关的权利浩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要求政府进行信息公开的诉讼。例如2008年6月6日,北京市民朱福祥及湛江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海淀区四季青镇政府履行职责,依法公开信息;而素有诉讼狂人之称的郝劲松,在华南虎照真相公布前的6月23日上午,也到西安市莲湖区法院起诉陕西林业厅,要求公开华南虎照的相关信息。对于起诉要求政府进行信息公开的案件,有些法院进行了受理,但有些案件,法院却不会受理。对于起诉的条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里强调了要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2023-06-06
    152人看过
  • 公民怎样对待网贷催收
    公民应当态度友好的对待网贷催收,也就是积极的和对方协商来处理。否则将会面临诉讼:(一)欠网贷被起诉了,一般法院是会判决还款的。网贷逾期被起诉会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法院会组织调解,另一个阶段是调解失败后进行开庭审理(欠款人无需出庭)。如果是合法合规的贷款,欠款人在开庭审理后往往会败诉。在收到法院的判决通知书以后,欠款人就要按照法院判决进行执行了,也可以选择上诉。(二)对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人,将会面临两大惩罚措施。这两大惩罚措施是:1、在网贷平台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的申请以后,法院就可以对将欠款人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进行冻结,并查封其名下的财产,包括房产、汽车、古董字画等等。2、对于转移财产拒不还款的欠款人,会被法院列入到失信人员名单当中,成为一名老赖。以后,老赖的衣食住行都会受到消费限制,子女也会因为父母的关系无法就读高收费学校。一、欠网贷被起诉了怎么办对于欠网贷被起诉,债权人主要的目的就
    2023-02-20
    112人看过
  • 公民能否代理行政诉讼
    一、公民能否代理行政诉讼一般来说,普通公民不能代理行政诉讼,只有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民才能代理行政诉讼。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三十条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第三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二、行政诉讼代理权限有哪些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25条的规定: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注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也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被诉机关或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
    2023-06-06
    46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公民诉讼的两大类别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象不同,即进入诉讼程序后的被告不同,民事公益诉讼的监督对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公益诉讼的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公益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人民检察院、社会公益团体、个人等等。无论自然人、社会组织、检察机关还是行政机关作为原告参与公益诉讼。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损害赔偿程序《国家赔偿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诉讼的诉讼参加人及其他人员,有权采取强制措施
    2023-08-05
    223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公民无法对国家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依据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常见行政行为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一)国家行为;(二)抽象行政行为;(三)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六)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七)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对行政复议不服如何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复议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为: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
    2023-08-09
    290人看过
  • 郭庆珠:行政公益诉讼值得期待
    ■公共权力的行使并不必然等于公共利益得到保护,许多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就是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掩护下,行谋取个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之实,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行政公益诉讼的建构有其现实必要性,公权力制约公权力有其天然的缺陷,往往会趋于松懈。赋予公民或组织就侵害公公益之行为提起司法审查的权利,这是权利制约权力原则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传统的公权力相互制约理论缺陷的有有效途径。■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充分发挥民众个体的监督作用,达到对抗公权力的违法行使、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也必将有利于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只规定公民可以提起私益行政诉讼,未给予公民或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蒋石林的行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实践中遭遇到了法律的空白,而他恰恰又在空白中进行着法律实践。但是即使是在空白中进行的法律实践,此举仍然有着积
    2023-06-06
    348人看过
  • 政府需要如何对待行政诉讼呢
    一、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1)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作出。(2)告诫。(3)陈述和申辩;(4)制作执行决定书;(5)送达;(6)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7)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对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行政决定不具备法定执行效力、行政决定没有法定依据、明显事实不清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以及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裁定不予执行。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并送达当事人,限定当事人履行的期限。一、下达行政强制决定书后多久执行行政机关下达行政强制决定书后,当事人要在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执行行政强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行政
    2023-03-04
    180人看过
  • 怎样对行政诉讼进行调解
    一、怎样对行政诉讼进行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行政赔偿诉讼是在主要法律问题已经解决,行政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业已确认的情况下进行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赔偿数额问题可以与原告协商,如果原告同意行政机关少赔,则双方可以以调解的方式解决其赔偿纠纷。《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二、行政诉讼调解期限行政诉讼中调解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七个工作日。但是除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的以外,其他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
    2023-12-12
    279人看过
  • 不予信息公开怎样行政诉讼
    一、不予信息公开怎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对于依法应当予以公开的信息不予公开的,当事人可以据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诉讼可以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提起,以书面形式提起的需要提交起诉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
    2024-01-04
    345人看过
  • 怎样看待诉讼时效
    1996年8月18日,我借出60000元给好朋友陈某做生意。陈某写有借条,约定年利率8%,没有要求归还时间。这些年来,陈某做生意亏了。最近因我家要用钱找陈某还款,朋友说我的钱过期了,不愿归还。他不仁,我也不义了,到县法院告了他。我的代理律师在诉状中写有“陈某收款后,没有按约定支付利息”,在法庭上陈述:“我的当事人和陈某是好朋友,钱借出去就多年没有要陈某还,现在要求陈某偿还本金60000元,利息36000元,共计96000元”。法院对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原告借出去的60000元钱虽然没有约定还款时间,但原告诉状载明‘陈某收款后,没有按约支付利息’,可见原告早在1996年底就知道债权受侵害了,已经丧失了诉讼时效”。我认为这样判决不合理,想上诉。请问:我在二审中能反败为胜吗?解答:《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保护其民事权益的时效为两年,时效的起算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侵害之日起算
    2023-06-14
    302人看过
  • 公益行政诉讼防范与应对
    一、首先,正确理解和重视。行政机关(尤其是领导)从思想上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行政公益诉讼,并引起足够重视。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法定的权力和职责,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从检察院公布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7年6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其中诉前程序案件7903件、提起诉讼案件1150件。诉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机关主动纠正违法5162件,相关社会组织提起诉讼35件。起诉案件中,人民法院判决结案437件,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二、其次,建议行政机关提前给自己做个“体检”。行政机关应当对于自己履职范围内还未完全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作一个“内检”,审视一下自己履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到位、监管不力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影响大、关系到当地民生、涉及面广的事件和行为。了解清楚为什么没有解决,难度和
    2023-07-06
    58人看过
  • 如何处理公民的行政诉讼
    政府如果成为了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则应通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按时参加庭审等行为,来应对公民提起的行政诉讼;如果政府是公民起诉的咨询、求助对象,则政府应当如实告知公民有关提起行政诉讼的要求、材料等内容。一、行政申诉的期限是多少天行政申诉的期限是十五日内。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诉讼起诉的时间限制是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间。即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超过法定期限,当事人将因起诉时效届满而丧失诉权。通常,公民、
    2023-03-28
    420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制度是指纠纷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和平解决争议的方法,其形式是当事人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给一个独立的仲裁人(或一组仲裁人),基于事实公正地进行裁决。仲裁... 更多>

    #仲裁制度
    相关咨询
    • 公民怎样进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特征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9
      公民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2)在法定诉讼时效内,一般诉讼时效为15天;特殊诉讼时效有5天、30天和3个月。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般诉讼时效为3个月(即从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起3个月内,特殊时效为15日和30日)。(3)原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4)有明确的被告,明确指出哪些行政机关侵犯了其合法权益。(5)有具体的诉讼
    • 公民要怎样开展行政诉讼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0
      公民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 (2)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一般诉讼时效为15日;特殊诉讼时效有5日、30日、3个月三种。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般诉讼时效为3个月,(即从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起3个月内,特殊时效为15日和30日两种)。 (3)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4)有明确的被告,明确指出是什么行政机关作了何种侵犯其
    • 如何应对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应当如何对待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2
      一是行政机关要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 二是行政机关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 三是行政机关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
    • 政府与公民如何合作应对行政诉讼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2
      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包括:①行政仲裁制度。②行政复议制度。③行政诉讼制度。全面把握公民求助的途径: (1)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求助或投诉的意义:①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有助于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根据《》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
    • 行政诉讼是公民规范诉讼程序的怎样写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8
      政府如果成为了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则应通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按时参加庭审等行为,来应对公民提起的行政诉讼;如果政府是公民起诉的咨询、求助对象,则政府应当如实告知公民有关提起行政诉讼的要求、材料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