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与商业诋毁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4:11:52
392 人看过
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2、司法解释稿第十三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所称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对其商品作虚假的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宣传。下列情形,导致或者足以导致相关公众产生错误理解的,可以认定为虚假宣传:(一)所宣传的内容虽然是真实的,但是由于该项内容是片面的,不能全面反映所宣传的商品的真实情况;(二)使用最高级、最佳等含有排斥竞争对手的文字;(三)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作对商品质量、性能、用途等的宣传;(四)以含糊、模棱两可或者歧义性的语言进行商品宣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商业诋毁与虚假宣传有什么区别
204人看过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
472人看过
-
商业诋毁行为与商业混同行为、虚假标示行为的区别
337人看过
-
移动公司诉联通公司商业诋毁、虚假宣传案
159人看过
-
虚假表示与虚假宣传行为有什么区别
318人看过
-
虚假宣传行为构成何种行为
31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虚假宣传
词条
虚假宣传指的是商家在商业经营的活动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形式或者是方法对商品或者是对服务做出了与宣传的有关信息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是客户做出的行为。这种就是虚假宣传。... 更多>
#虚假宣传
最新文章
#虚假宣传
相关咨询
-
如何看待商家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怎么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简述虚假宣传的行为有哪些,如何惩治虚假宣传的行为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6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以广告或其他方式销售商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促锖手段。但各类虚假广告和其他虚假宣传,或乱人视听,有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直接误导用户及消费者,使其作出错误的消费决策,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或侵犯其他经营者,特别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造成公平竞争秩序的混乱。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将此类行为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商家是否构成诋毁商誉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呢?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0符合下列要件的行为就认定构成商业诋毁行为: 一、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
-
虚假宣传是违法行为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10是犯法的。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虚假宣传的处罚: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还规定,广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