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侵占怎么起诉对方
职务侵占起诉对方的方式是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如果发有职务侵占行为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发现有犯罪事实的,会依法立案。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应当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二、职务侵占如何取证
职务侵占的取证方式是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具体如下: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
2.书面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以及其他要证明的事项。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晚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天。
4.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具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
5.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
三、关于职务侵占罪的定罪标准
1.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3.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n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
如何反驳职务侵占起诉,职务侵占辩护词怎么写
362人看过
-
员工可以对职务侵占的起诉吗
463人看过
-
股东能否对职务侵占提起诉讼?
275人看过
-
该如何起诉职务侵占
125人看过
-
对方侵占遗产能否起诉
428人看过
-
如何写起诉状?职务侵占罪起诉状
363人看过
-
对于职务侵占怎么定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4可以根据下列不同额度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职务侵占数额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职务侵占数额一百万以上不满一千五百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职务侵占数额一千五百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对持续职务侵占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7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
-
起诉职务侵占罪的时效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8发现有犯职务侵占罪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报案。追诉时效最多为十年。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
-
侵占职务侵占起诉阶段不够立案标准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141.职务侵占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不构成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只能作为民事纠纷处理。被侵占人可以要求侵占人承担民事责任,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占有的款项。 2.总结而言就是达不到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被侵占人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侵占人退赔损失。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六万元。
-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谁,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谁,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31职务侵占罪的对象的法律属性主要是指被侵占财物的所有权属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单位财物”仅指本单位具有所有权的财物;另一种观点认为,“本单位财物”还应包括由本单位实际控制或管理使用的他人所有财物。从法条词义理解,其中“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属性并没有予以明确。笔者以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本单位财物”不仅包括本单位所有的财物,还应包括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由本单位临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