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撞车后离开现场构成逃逸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7:06:01 333 人看过

属于逃逸;不管是行人、机动车一方还是非机动车一方,发生交通事故,都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因此逃离现场的,也就构成逃逸。不存在行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主体的问题。

一、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认定

发生交通事故认定如下: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2、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的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无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4、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过错的,应当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三、无证驾驶逃逸会判刑吗

无证驾驶逃逸是否会判刑,要根据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来确定,具体如下:

1、若无证驾驶逃逸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的,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又不存在不起诉情形的,起诉后可能判刑。具体如下: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若无证驾驶逃逸行为不构成犯罪,仅仅属于违法行为的,不会被判刑,但是要接受行政处罚。对于这种行为,依照法律要对当事人处以罚款两百元到两千元,并且还可以对当事人进行15日以下的拘留。

根据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无证驾驶逃逸能否判刑,与能否认定为犯罪行为直接相关连,只有犯罪行为才能被判刑。交通肇事罪的认定要从其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方面、客体方面来确定,若不符合相关要件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7: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被撞后擅自离开事故现场也算逃逸
    《四川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中提到,对于逃逸案件,发生交通事故后,一方当事人逃逸的负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逃逸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当事人承担次要责任。常人理解中,撞了别人逃跑才可能出现逃逸情节;但是,被撞后擅自离开现场,也将被视为逃逸。比如A小车追尾撞了B货车,B货车认为自己受损程度不大,离开了现场。当A车报警后,交警找不到B车,也会认定B车逃逸。省交警总队事故处事故对策科科长唐剑军说,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在车祸中无责的B货车因逃逸情节,将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而原本责任最大的A车,则只需承担次要责任。《规则》还对涉及非机动车的事故责任作了规定。非机动车尤其是电马儿骑行者要注意:醉酒后驾驶非机动车的,不管是被撞还是撞人,最起码要承担次要责任;驾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逆行或在人行道行驶,与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2023-04-23
    130人看过
  • 撞车离开现场不算逃逸能不能报保险?
    要看是否符合条件。依据交强险条例的规定,造成交通肇事后如果肇事者逃逸的,保险公司会不会赔付,要看是否符合赔付的条件,如果不确定的,要抢救伤亡的,保险公司可以先行垫付。正常情况下车辆被撞,对方逃逸,报警立案后需要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相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
    2023-04-15
    244人看过
  • 车辆剐蹭后离开现场的是否算逃逸
    车辆剐蹭后离开现场的算逃逸。车辆刮蹭离开现场属于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形或者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情形,是肇事逃逸。一、肇事逃逸具体都有什么行为具体属于肇事逃逸的情形如下: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
    2023-03-30
    348人看过
  • 酒驾撞车人在现场找人顶替算逃逸吗?
    酒驾撞车人在现场但是找人顶替算逃逸,如果酒驾撞车的人构成犯罪,则顶替的人可能构成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包庇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看来父母包庇子女犯罪是有可能构成包庇罪的。二、交通顶包最轻的怎么处理”顶包“人涉嫌包庇罪同样担刑责,应以包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予以包庇的行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按规定酒驾顶包会怎么处
    2023-04-10
    251人看过
  • 开车撞人拍完片子后逃走,这样行为构成交通事故逃逸吗
    【事件经过】昨天,冷女士发表微博称,前晚7点左右,她的两个朋友王女士和石女士在大兴区旧宫东路被一辆中国邮政EMS快递车撞倒,导致石女士左腿骨折。男快递员将石女士扶到医院后逃走。事发后,当事人的朋友向警方报案。昨晚,冷女士发表微博,称EMS相关负责人和肇事快递员来医院看望伤者,并承诺妥善处理此事。记者昨天与王女士取得联系。王女士说,前晚7点左右,她和石女士在旧宫东路横穿马路时被一辆EMS快递车撞上,两人同时倒地,石女士伤势严重,不能走路。受伤较轻的王女士和快递员将石女士搀扶至附近的旧宫医院,在医院拍完片子后,快递员逃走,一直未出现。由于前晚着急就医,石女士等人未留下肇事快递员的个人信息。被撞后,王女士腿部淤青、疼痛,回家休息;但石女士被医院诊断为左胫骨平台骨折,需要做手术。石女士说,前期手术费用需要四五万元,后期还需要皮肤等方面的护理,医生称可能会留下后遗症。除左腿骨折外,其右腿被撞淤青,两
    2024-04-17
    179人看过
  • 是否构成逃逸罪小区内车辆被撞后离开
    一、是否构成逃逸罪小区内车辆被撞后离开小区内停车被撞离开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小区内的公共场所属于道路,停车撞人的造成了人身损害,此时如驾驶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为了逃避责任逃离现场的,是构成逃逸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二、肇事逃逸是否会影响保险赔偿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不赔偿,需视情况而定:1.肇事逃逸后只有交强险可以
    2023-08-17
    171人看过
  • 闯红灯不知道撞到人离开现场是肇事逃逸吗
    交通事故后,有证据证明自己不知道事故发生的,那么便不能算是交通肇事逃逸。发现交通事故并撞到人,肇事车主不知道有人发生伤害而离开现场,是否能够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可以先了解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以下三个方面:1、肇事车主的心理状况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肇事逃逸车主既知道自己撞到了人,同时又为逃避法律责任逃逸。2、肇事逃逸的客观状况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撞到人没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比如被撞的人闯红灯;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等情形之一。最后,交通事故中撞到了人,并在不知道撞到人的情况下离开现场,肇事车主要反驳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的,那么便要提
    2023-03-22
    468人看过
  • 撞人致死弃车离开主动报案不构成逃逸
    案例:近日,江苏省射阳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交通肇事人周某开车撞人致死后弃车离开现场,法院审理后认为不构成肇事逃逸,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2012年11月22日晚,被告人周某驾驶小型轿车由南向北行驶,撞上了由西向东横过道路的行人钱某,致其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被告人周某实名打110报警,电话联系请医院派出急救车到现场,后弃车离开现场。次日上午周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了驾车肇事的事实,并携带了5万元现金准备赔偿。法院认为,被告人周某驾驶机动车违反交通运输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1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对其肇事后离开现场行为,认为被告人在案发后,随即用自己的手机以真实姓名报警,并拨打120电话求助医院急救,后弃车离开现场。其没有移动车位或破坏事故现场,并于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即携带钱款主动到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供述其肇事经过。因此,被告人客观上虽有离开现
    2023-06-13
    162人看过
  • 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司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一、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张某由于疲劳驾驶,撞到同方向正常行使的魏某、付某所骑的人力三轮车尾部,致魏某死亡,付某及乘车人肖某、王某受伤,货车及所载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构成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后,张某拦住过往车辆将魏某送往医院,在肇事现场等待交警勘察现场。交警到达肇事现场后,张某将自己的驾驶证、身份证交给了交警。现场勘查结束后,张某弃车逃逸。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某负责事故的全部责任,魏某、付某、肖某、王某无事故责任。二、司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针对本案事实,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主要理由是:张某交通肇事后,没有逃离现场,而是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并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这说明张某没有逃逸的故意,从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出发,不宜认定为逃逸。1、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
    2023-06-03
    486人看过
  • 开车撞人逃走后又投案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一、开车撞人逃走后又投案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是。第一,法律禁止交通肇事后逃逸,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维护交通管理秩序。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而具体地规定了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当履行救助等义务,《刑法》将交通肇事后置被害人的生死于不顾的逃逸行为作为加重处罚的条件。如果将行为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界定为规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无疑会使法律规定行为人的保护现场、抢救伤者的义务化为乌有,极大地损害被害人的利益。第二,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理解为逃离现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救助义务更符合立法的本意。从字面上理解,交通肇事后逃逸可以做两种解释:一是逃离现场,不履行救助义务;二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畏罪潜逃。对《刑法》条文中的“逃逸”如何理解,立法机关并未作出解释。因此不能简单地得出“逃逸”就是逃避法律追究的结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小,法定刑也相对较轻。法律完全没有
    2023-06-13
    115人看过
  • 撞人后现场逃逸,后又自首,算不算交通肇事逃逸
    撞人后现场逃逸,后又自首,是算交通肇事逃逸的,去自首的,可能会从轻处罚。一、交通肇事自首标准是什么?如果行为人发生交通肇事后无论逃逸还是不逃逸,只要行为人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均应认定为自首;如果行为人发生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二、肇事逃逸后多长时间算自首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自首的时限,逃逸期间随时可以自首。也就是说,肇事司机逃逸后,只要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都算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情节,理由如下:1.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应对刑法分则各罪符合自首成立要件的情形普遍适用。2.“交通肇事后逃逸”和“投案自首”是在两
    2023-06-28
    64人看过
  • 撞etc杆后逃离是否构成逃逸
    针对碰撞ETC柱后逃离现场的行为,我们应该明确其构成逃逸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犯罪一般的刑期应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所谓逃逸,根据严谨定义,即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当事人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交通法规,为了规避对应的法律责任,刻意选择离开事故现场,不主动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的违法行为。请务必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安全意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12
    170人看过
  • 撞人离开后再回来算逃逸吗?
    一、撞人离开后再回来算逃逸吗?肇事者一旦离场而后重返事故现场,仍应被认定为逃逸行为,但此举亦可视作一种自我归案的表现。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指机动车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的过程中,未经允许私自脱离事故现场,致使交通事故产生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从明确,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袒护自身责任免受追究。首先,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基本条件便是“以逃避法律责任为出发点”;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无具体的限定时间与地点概念,不应仅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这一狭隘的范畴。譬如,有些肇事者虽然在事故发生之后尚未逃离(或者尚未来得及逃离)事故现场,却在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的过程中,或者等待交管部分处理相关事宜的时期离去,这类情形同样应当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
    2024-05-01
    96人看过
  • 撞人后开车离开两分钟后返回报警算逃逸吗
    律师解答:看情况。开车撞到他人后逃逸现场,又来又折返在现场围观,并且不主动承认自己责任的,是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2024-05-08
    419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开车撞人后将车开离现场通知车主后车主报警算逃逸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事故责任划分及是否构成逃逸,由交警勘查现场后依法认定。建议当面咨询律师。
    • 司机撞人后离开现场,找来车主报警算逃逸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6
      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 开车撞死人后驾驶人起诉离开现场算不算逃逸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0
      开车撞死人赔完钱还要判刑吗,开车撞死人赔完钱还要判刑吗,答案是肯定的。主要内容如下: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 撞人后逃逸,后车将人撞死,逃逸者构成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7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但人不是你撞死的,处罚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 因为没被发现而现场离开事故现场构成逃逸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7
      没发现交通事故不算逃逸。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主要看三个方面因素: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因此,肇事行为的认定,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没有发现肇事行为,自然也没有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