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李奇(化名)驾车撞伤行人王然(化名),导致王然身受重伤,身体瘫痪,法院判决李奇赔偿王然各类损失160万元。判决后,李奇始终拖欠钱款,甚至将自己名下价值百万的房产让给母亲,价格仅为一元。受害人亲属发现后认为李奇此行为系逃避赔偿,将李奇及其母亲诉至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奇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影响到对受害人的偿付,因此判决撤销李奇转让房产的行为。
1、价值四百万房产一元转让
肇事人李奇开车将受害人王然撞伤,王然身体瘫痪,无法动弹。考虑到后续护理费等费用,法院最终判决李奇赔偿王然160万元。判决生效后,李奇仅赔付了10万元便不再继续赔付。
此后,受害人王然家属通过法院查询系统,调查到登记在李奇名下的一套房产近期被转让,该房产70余平方米,位于通州,目前价格约400万元,房产被转移到母亲名下。受害人家属认为李奇此举系为逃避执行而转移房产,在多次要求李奇履行判决义务未果的情况下,受害人家属将李奇及其母亲诉至法院,要求撤销李奇及其母亲之间的房产转移行为。
2、法院撤销该房产转让行为
通州法院受理此案后调查发现,李奇为逃避债务,在法院判决后将其名下的房产以一元的价格卖给了其母亲。庭审中,李奇的母亲辩称,李奇名下的房屋本是自己出资购买,购买后登记在儿子名下,对于李奇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自己不知情,故不同意受害人的诉讼请求。
通州法院经审理认为,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受害人王然与肇事人李奇经法院判决成立债权债务关系,根据法院判决内容,李奇负有及时、全面地向王然履行判决所确定内容的义务。本案中,李奇在交通事故诉讼期间将自有房屋出售于其母,且出售价格仅为一元,对王然的债权利益造成实际损害,故王然及家属要求撤销该转让行为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撤销这次房产转让行为。
二、法官说法: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行为可撤销
主审法官表示,根据现有证据,该处房产合同是肇事人李奇所签,房贷也是李奇所还,没有证据证明李奇母亲出钱购买,即使能够证明,转让房产行为也可以被撤销。
-
房产转让为了逃避债务是否有效?
472人看过
-
债务人为躲避债务而低价处分自己财产债权人如何救济
314人看过
-
债务人低价转让财产是否违法
121人看过
-
哪些行为是躲避债务的行为
110人看过
-
为躲避债务而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77人看过
-
当事人为躲避债务而离婚是否合理
159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躲避债务怎么定为债务转移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9在不涉及他人的离婚案件中,由以个人名义举债的配偶一方负责举证证明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证据不足,则其配偶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认定。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相关法条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
有限责任公司为逃避债务转让债权债务是否有效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01为了逃避债务有限公司转让债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恶意串通侵犯第三人利益,在法律上,债权转让合同应该无效。为了避免债务人的公司被清空,债权人不仅要通过抵押、质押和财产保全来保证债权的实现,还要密切关注公司的财产变化。当相关公司知道资产出让方负有巨额债务时,仍然低价转让其资产。双方签订的合同是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确认债务人转让财产的合同无效。
-
为逃避债务有限公司进行转让的行为是否有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2无效。 为逃避债务有限公司进行转让的行为是无效的,因为该民事行为属于恶意串通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债务人为躲避债务而低价处分自己财产债权人如何救济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02(一)申请强制执行,协助法院调查科学调查。债权人申请执行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协助法院执行。如果发现事故发生后债务人转移财产的,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民事救济。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即(1)与他人恶意串通以降低债务人赔偿能力为目的转移财产;(2)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4)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对第
-
为躲避债务,如何认定把转移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6在不涉及他人的离婚案件中,由以个人名义举债的配偶一方负责举证证明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证据不足,则其配偶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认定。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相关法条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