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聘用兼职人员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第一种兼职是劳动者提供非全日制劳动
这种情形一般是劳动者在一家用人单位存在全日制劳动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在其他单位提供非全日制劳动。劳动者每天能够提供劳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兼职期间要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比如去快餐店兼职服务员的。
认定这种“兼职”属于劳动关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劳动者接受单位的管理,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从事单位安排的工作。
3、劳动者提供的工作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发生争议时,适用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第二种兼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全日制劳动。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一般是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不再提供劳动,比如,停薪留职,停产待岗、内退、病退等情况。这类情形认定为劳动关系也没有争议,因为依照最高院司法解释: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第三种兼职是劳动者提供不定时的技术或信息咨询服务。
这种服务一般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都不固定,双方按照合同约定来履行义务,用人单位购买的实际上是劳动者的服务,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一些用人单位需要一些法律、技术、信息等专业类的服务。比如: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技术顾问、销售顾问、测试顾问等等,这种顾问式兼职,双方是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间的合作,一般会认定为合同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认定是怎样的
如果同时具备如下三个条件,将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它劳动者的证言等。
根据劳动法的理论,劳动者一般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法律关系,隶属于一个用人单位,由该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建立人事档案。其他单位也不可能同时为该劳动者重复建立人事档案、重复缴纳社会保险。我国劳动法也间接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只要劳动者没有给原单位造成损失,则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并不违法。
-
兼职顾问劳动关系是否构成合法关系
106人看过
-
待业人员做兼职是否劳动关系?
83人看过
-
2023兼职是否是劳动关系
164人看过
-
聘用退休人员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
278人看过
-
全职员工转成兼职后是否意味着劳动关系解除
425人看过
-
兼职属不属于劳动关系,是否属于劳务关系
182人看过
-
兼职干部构成劳动关系是否合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4兼职人员也可以构成合法的劳动关系。如果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均具有法定的主体资格,且双方依法用工的,可以构成合法的劳动关系;但是劳动者在完成一个单位的任务时不能严重另一个单位的任务进度,否则另一个单位可以依法辞退该员工。
-
退休职工新聘用期间求返聘是否成立劳动关系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4《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在签订或履行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即劳动者必须具备劳动权利和行为能力,是符合法律要求的劳动者。目前,劳动法规规定的劳动权利和行为能力始于16岁,终止于60岁(女性55岁)。劳动者一旦丧
-
兼职人员构成合法的劳动关系吗,法律怎么规定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30兼职属于劳动关系,但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我国劳动法不鼓励未得到提供职业方同意的兼职。兼职需要提供职业方和提供兼职方都同意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兼职是指职工或学生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也是劳工的类型之一。
-
兼职人员属于合法劳动关系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0兼职人员也可以构成合法的劳动关系。如果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均具有法定的主体资格,且双方依法用工的,可以构成合法的劳动关系;但是劳动者在完成一个单位的任务时不能严重另一个单位的任务进度,否则另一个单位可以依法辞退该员工。
-
兼职人员的劳动关系如何确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25用人单位与外国就业者应本着诚实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各自劳动权利义务。解除劳动合同涉及到就业者的基本劳动权利,因此不能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赋予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的就业者行使任意解除权。 在普通的劳动关系中,除法律规定的几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这是与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弱势劳动者的立法精神相一致的。但在涉外劳动关系中,由于外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具有更大的平等性,因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