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犯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2 09:26:23 158 人看过

假释考验期内,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犯的考验期限有哪些规定

假释犯的考验期限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1日 05: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假释相关文章
  • 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假释考验期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有条件提前释放,并在一定期限内经过考验的期间。那么服刑人员在假释考验期间应该遵守哪些规定呢?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活动,遵守监察机关的接待规定;4离开居住、迁移的市、县,应当报监察机关批准。并非所有罪犯都有资格获得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可以假释。同时,国家不排除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部分刑罚的可能性。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法定的教育改造期,表现出悔罪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有条件提前释放。假释的缓刑期限因原判和执行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假释考验期为原刑期尚未执行的期间,即宣告假释时原刑期的剩余期间。刑法对无期徒刑假释审判期间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对被判处无
    2023-05-31
    387人看过
  • 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假释考验期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有条件提前释放,并在一定期限内经过考验的期间。那么服刑人员在假释考验期间应该遵守哪些规定呢?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活动,遵守监察机关的接待规定;4离开居住、迁移的市、县,应当报监察机关批准。并非所有罪犯都有资格获得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可以假释。同时,国家不排除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部分刑罚的可能性。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法定的教育改造期,表现出悔罪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有条件提前释放。假释的缓刑期限因原判和执行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假释考验期为原刑期尚未执行的期间,即宣告假释时原刑期的剩余期间。刑法对无期徒刑假释审判期间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对被判处无
    2023-05-31
    182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内要遵循哪些规定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考验期为,被判有期徒刑的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被判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十年,假释考验期从假释宣告之日起计算。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对假释如何监督监督机关对获假释的罪犯的监督的主要内容有:1、在假释考验期内是否发现有判决宣告以
    2023-04-17
    442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内要遵循哪些规定
    一、假释考验期内要遵循哪些规定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二、假释考验期的监督机关是谁(一)根据《刑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二)根据《刑法》第八十二条、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应当遵守下列程序:1、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的建议。2、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收到假释建议书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假释案件进行审理,要重点审查罪犯是否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对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三、假释考验期满发现漏罪如何处理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原判决宣告前还有漏罪的,则不再撤销假释,只能对该罪在考虑追诉时效的前提下进行单独处理。《刑
    2023-04-25
    65人看过
  • 取保候审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取保候审的适用在我们国家理论上对于犯罪行为来说的话都是可以的,主要就是应符合我们国家《刑事诉讼法》第65条当中所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了,当然取保候审的过程当中是需要提交相关的保证条件的,比如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是提交保证金等等。一、取保候审交的保证金可以退还吗如果你在取保期间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期满应当退还给你保证金。另外,你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要看法
    2023-03-06
    343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被宣告假释犯罪分子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假释考验期被宣告假释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的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一、假释考验期是多长时间?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2、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间,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二、醉驾缓刑可以上班吗醉驾被判缓刑,没有经过批准不可以去外地打工。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
    2023-04-02
    17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假释
    词条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更多>

    #假释
    相关咨询
    • 假释犯应遵守哪些规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31
      假释犯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的,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 缓刑犯应遵循哪些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0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假释期间需要遵循哪些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9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 假释犯应该遵守哪些规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7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 在假释期间需要遵循哪些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23
      《刑法》第八十四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