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实际上是对公司在运行过程中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导致公司运行机制失灵,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各个机构无法正常运行、履行职责,公司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形成有效的经营决策的一种描述。发生公司僵局后,现行法律缺乏相应的救济措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对股份转让作出了规定,但没有提及强制股东相互转让、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股东代表诉讼等方面的规定,立法上的缺陷导致司法实践的谨慎,也导致当事人无法主张权利、相应的司法保护不力。
因此,笔者建议,在现行《公司法》修改进程中,应当加入公司僵局及其解决的有关规定,而且应当细化,不应导致被滥用或缺乏操作性。具体建议如下:(1)建立强制股东相互转让或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即在发生公司僵局时,允许股东之间就解决公司僵局达成协议,无法达成协议的,可以允许相关股东提出公司解散之诉,或者要求将其所持有的股份强制转让给对方,或者异议股东有权要求对方行使股份的回购请求权;(2)建立一人公司制度,即如果这种强制转让或回购请求权实施导致公司变成只有股东一人,那么公司应当改为一人公司:(3)建立公司僵局管理人制度,即发生公司僵局后,应当建立公司僵局管理人(由法院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使公司保持最低状态的运行,以免侵犯债权人、其他股东和职工的权益,也为公司解散提供条件,管理人也由此变成清算人;(4)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当发生了股权确认纠纷时,可以提起股权确认之诉,当股东之间发生内部事务纠纷时,可以建立强制股东相互转让之诉和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之诉,当发生债务纠纷而公司管理层行使不力时,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5)在行使公司僵局解决方案时,也应当防止公司僵局条款被滥用,因此有必要规定用尽救济手段和条件原则,或替只有持有或合并持有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股份时,方可提起公司僵局诉讼。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很少出现股东会僵局,因为其股份可以上市流通。股东会僵局一般出现在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中。
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是资合的产物,也是人合的产物,因为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观念矛盾,经常会在某些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当股东之间出现严重的情绪化抵触时,阻碍公司运行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发生,导致公司无法形成决议,公司运行陷于僵局,使公司身陷泥潭,前进不能,后退不得。
一般而言,股东会僵局产生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股权设置畸形,股东股权均衡,导致双方各占50%,形成了股东之间只能完全同意或者无法决议;另一种是股东在章程中设定了更高的表决比例要求,使一些拥有较高比例的股东的对立也能够形成股东会僵局。当然,一些公司股东不实际参与经营管理,对公司漠不关心,长期不出席股东会,导致股东达不到召开的法定条件,也会形成股东会僵局。
公司法第183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该条为打破股东僵局提供了弥补性规定,然而该规定排除了低于百分之十表决权的股东保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同时所提供的解决措施也只有解散公司一项,并不一定符合所有股东的实际愿望。
针对股东会僵局的法律风险,采取的对策是,股东可以在公司章程中事先建立打破股东会僵局的更为多样的措施,甚至可能因为章程的有效规定使股东会僵局不会形成。
董事会是公司的权力执行机关,在公司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执行董事外,其他公司的董事会都是一个集体行使权力的机构,因此导致了董事会也可能出现僵局。
根据法律规定,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选举或委派,不少公司的董事是由股东自行担任,这使董事会与股东会有一定的相通性,一旦股东会出现僵局,很可能导致董事会僵局出现。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为3到13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为5到19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没有限定董事会成员不能为偶数,当董事会成员出现偶数时,董事会表决就可能出现赞成和反对票数相同。即使在董事会成员为单数的情况下,董事会僵局仍然可能出现,如某名董事未出席也未委托他人出席,某名董事投弃权票等,都可能导致有效投票为偶数。这种表决对抗,是最简单的董事会僵局。
董事会僵局还包括董事其他对立冲突,导致董事会无法召开的情况。其一是公司多数董事之间形成对立,各方均无法达到法定的召开董事会的人数,无法形成决议;其二是由于程序上的要求,各方均无法按照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合法有效地召集董事会。如董事会拟召开临时董事会罢免董事长,应当注意公司法在一些会议召开的召集人采用了组织机构作为召集人,如监事会,如何在章程中合理地体现某次特定召集是该机构的意志则非常重要。若要求每次开会前都先召开另一个会议通过决议,则公司因此支付的成本就过高,这在某种意义上同样是一种法律风险。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执行机构,在出现僵局时,可以召开临时股东会,对冲突的董事会做出调整以解决董事会僵局。在公司的股东为法人的情况下,临时股东会的召开并不像理论上那么顺利。当然最为便利的解决方式是在公司章程有相应的董事会僵局处理方式的规定。
-
什么是公司僵局,公司僵局的对策有哪些
192人看过
-
股东防止公司僵局的对策是什么
245人看过
-
防范公司陷入僵局的举措
340人看过
-
股东预防公司僵局的对策都有哪些
500人看过
-
应当如何预防公司僵局?
271人看过
-
巧用章程防范公司僵局
460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如何预防公司的僵局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27预防公司僵局的方法如下: 1,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合理的设置 2,对表决权制度科学设计, 3,规定具体权利制衡措施 4,合理收买相对方股份 5,对公司的解散权进行事先合理约定 6,约定陷入公司僵局时,可将僵局事项提交仲裁或诉讼解决的争议解决方案。
-
公司僵局的处理途径辽宁在线咨询 2024-08-25所谓公司僵局,是指在公司内部治理过程中,公司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一切决策和管理机制均陷入瘫痪,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由于对方的拒绝参加而无法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其他方接受或认可,或者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因各方成员持有不同的见解,而无法通过决议的一种状态。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僵局及其解决办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
-
公司僵局怎样判定呢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17公司僵局是指由于公司两派股东拥有的股份相等或两派董事的人数相同以及少数派股东保留有某种方式的否决权,双方都无法有效地控制公司,从而使得公司的正常运行长时期陷入停滞和瘫痪的一种状态。如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或公司的董事之间因其利益冲突而产生矛盾,往往会导致公司出现运行障碍.严重妨碍公司的正常运行甚至使公司的运行机制完全失灵,公司就会陷入僵局。由于股东之间的严重分歧.连续两次的股东会无法形成有关公司经营
-
2022年什么是公司僵局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08所谓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内部治理过程中,因股东之间或者公司管理人员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司的权力机构和决策部门陷入瘫痪,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由于股东矛盾而无法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能被各方接受或认可,或即使能举行会议但难以形成决议,各成员的争议较大,不同意见难统一,不能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司决议。 公司形成僵局的原因,主要是股东人数较少或董事会人员少,利益冲突大,股东素质参差不齐。从发生
-
如何判断公司僵局的发展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15公司僵局是指在公司内部管理过程中,公司因股东之间或公司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所有的决策和管理机制都瘫痪,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因对方拒绝参加而无法召集,任何一方的提案都不被其他方接受或认可,即使可以召开会议,各方的成员也有不同的见解公司僵局时解散公司应遵循慎重使用原则。司法权对公司自治的司法权界入要严格把握,只要公司有维持和存续的希望,人民法院就不应轻易判决解散公司。公司作为独立的社会经济实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