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报安全事故罪的刑法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安全事故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的,以及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构成不报安全事故罪的认定
本罪与无罪的区别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贻误事故抢救的行为,如果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追求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1、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瞒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是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也就是不特定或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是重大公司财产的安全;后者侵害的是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客观表现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严重的不负责任,不履行或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
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重大责任事故指的是违反有关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行为。
(1)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国家非机关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国家非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包括生产作业安全和其它的公共领域、公共场所的安全;后者侵犯的是生产作业安全。
(3)发生的前提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后者是在生产作业的过程当中。
(4)客观表现不同。前者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后者是在生产作业当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或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一般接着就会出现人员伤亡、公私财产受损的情形,为了降低损失,事故发生之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需要及时、如实的将事故的相关事项上报。而不报、谎报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100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246人看过
-
不报安全事故触犯刑法犯罪
452人看过
-
有关刑事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惩罚规定
178人看过
-
关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情节问题
399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不报安全事故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43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不报安全事故罪以治安罪量刑多少年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2不报安全事故罪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主观方面有故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中不报安全事故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10刑法中不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构成该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
我国刑法规定的不报安全事故罪刑事责任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23不报告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是: 1、侵犯安全事故监督制度。 2、安全事故发生后,不报事故,延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 3、犯罪主体是负责报告安全事故的人员。 4、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
中国刑法怎么规定自报安全事故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6中国刑法不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安全事故罪指的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
安全事故隐瞒不报怎样量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6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对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