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上述的法律条文就是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约定的限制性规定,从内容来看,关于借贷双方对利率的约定,涉及两个重要的数字,即24%和36%。
1、不超过年利率24%的,是民间借贷利率的合不范围,如果超过年利率24%的,则不受法律保护。
2、超过年利率36%的,则该约定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并且对于已经按超过年利率36%的标准支付利息的,则超过部分还可以要求出借人退还。
3、年利率24%和36%区别在于借款人是否已经支付了利息,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了利息的,则利率的上限可以按不超过年利率36%计算;如果借款人尚未支付利息的,则利率的上限只能按不超过年利率24%计算。
4、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介于24%到36%之间的,属于自然债务,即借款人已经按该区域内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不能再要求出借人返还;如果借款人还没有支付利息的,最高按年利率24%计算利息。
结合《民法典》中的规定,在借款合同中,要是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或者对借款利息的约定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是不得主张支付利息的。当然,若需要约定借款利息的话,也要注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做出约定。彼此之间约定的借款利率是不能超过年利率36%的。
一、民间借贷服务费合法吗
如果是双方约定好的手续费,并且手续费加上利息不超过年利率24%,那就是合法的。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法律保护的利息是多少,利息多少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108人看过
-
借款合同约定利息是多少法律怎么规定的
356人看过
-
借条利息多少受法律保护,如何判断
318人看过
-
民间借贷利息是多少受法律保护吗以及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可主张利息吗
284人看过
-
法律上最高多少利息受保护
356人看过
-
借款利滚利不受法律保护
439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合同双方约定的借款复利受法律保护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3下面由我为大家解答“合同双方约定的借款复利有效吗”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复利是有效的,但是最终的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第28条是这样规定的: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
-
借款利息法律保护多长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28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对于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或还款期限约定不明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因而其三年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
-
借款利息约定标准超过多少不受法律保护高利贷的利率应当如何认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6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约定的借款利息计算标准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高利贷”行为视为过高,对超过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取代,其中第二十六条规
-
扣掉利息的借款不受法律保护新疆在线咨询 2023-11-22先扣除利息的借款不受法律保护,法律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可以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如果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则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