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年度的会计处理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在纳税、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前,不得分配股利。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一般不得分配股利,但经股东大会决议也可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分派股利。(1)被投资单位投资上年发生亏损(或实现盈利),投资当年盈利。若股利全部来自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前的分派,投资企业应将获得的股利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不确认为投资收益;若股利有部分来自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后的盈余分派,应根据投资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按获得的股利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冲减初始投资成本。(2)被投资单位投资上年发生亏损(或实现盈利),投资当年也发生亏损。若股利全部来自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前的分派,投资企业应将获得的股利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不确认为投资收益;若股利有部分来自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后的分派,应根据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损失,按获得的股利与确认的投资损失的合计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二、投资年度以后的会计处理
根据新准则规定,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超过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故笔者认为,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年度以后发生净损失,投资企业应将获得的股利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并确认投资损失。计算公式为“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一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一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应确认的损失=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一当年获得的股利”。值得一提的是,若被投资企业亏损年度未分配股利,则投资企业当年无需作会计处理,但在以后年度计算“投资后至上年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时,应包括该亏损部分。
另外,投资企业在亏损年度大额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很容易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为零,甚至出现负数,然而新准则未规范投资企业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情况下的处理。笔者认为,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应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实质,我国公司制企业仅负有限责任的法律规定,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与分派的股利的影响需要保留账户以备调整等特点,应在计算出应冲减的初始成本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冲减至零为限,将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备查登记,待初始投资成本得以恢复时首先冲减备查金额,若有余额再以原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限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A企业2000年7月1日以银行存款140万元购入C公司股票,占C公司有表决权资本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C公司近年实现的净利润及股利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1)2001年2月C公司宣告分派股利时:C公司2001年2月宣告分派的股利有部分来自对投资后的分派,故A企业应根据投资后C公司发生的净亏损计算应确认投资损失,按获得的股利与确认的投资损失的合计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150x10%=15(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损失=200x10%×6÷12=10(万元)
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15+10=25(万元)
借:应收股利150000
投资收益1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50000
(2)2002年2月C公司宣告分派股利时:C公司2002年2月宣告分派的是2001年度的股利,应按C公司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确认投资收益,按获得的股利超过C公司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300x10%=30(万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500+150-200-(-100)]×10%-25=30(万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50-30=20(万元)
借:应收股利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0000
投资收益200000
(3)2003年2月c公司未宣告分派股利,故无需作会计处理。
(4)2004年2月c公司宣告分派股利时:c公司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则A企业应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确认投资损失。
应收股利100x10%=10(万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100+500+150-(-500)-(-300)-200-(-100)]x10%-(30+25)=9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40-(25+30+90)=-5(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负值,故实际只能冲减初始投资成本85万元,剩余5万元作备查登记。
应确认的投资损失=85-10=75(万元)
借:应收股利100000
投资收益7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850000
(5)2005年2月C公司宣告分派股利时:C公司2005年2月分派的是2004年的股利,A企业应按c公司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确认投资收益,按获得股利超过c公司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100×10%=10(万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100+100+500+150-500-(-500)-(-300)-200-(-100)]x10%-(85+30+25)=-35(万元)
“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负值,则应先冲减备查金额5万元,再按余额30万元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故应确认投资收益40万元(10+30)。
借:应收股利100000
长期股权投资300000
贷:投资收益400000
-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如何处理
72人看过
-
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与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适用范围
189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
309人看过
-
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成本法的区别
257人看过
-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310人看过
-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会计核算
240人看过
会计处理是指企业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变更。 会计处理方法一般也称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 更多>
-
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税费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成本的成本是怎么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3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相关税费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成本情况长期股权投资应以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投资者费用法核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5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股权投资公司账面价值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
-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多少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怎么确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长期股权投资应以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
-
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企业对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31、对别的地位支付投资款的会计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2、接受外单位投资货币或固定资产等,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贷:实收资本3、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持有,以期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股权投资通常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以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3-04-12(一)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 (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