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合同可否计算复利
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复利是有效的,但最终的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案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印发试行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明确:第一审法院立案时可根据当事人的起诉确定案由。当事人起诉的法律关系与实际诉争的法律关系不符时,结案时以法庭查明的当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作为确定案由的依据,例如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定为借款纠纷。当事人在同一起诉中涉及不同法律关系,如某一案件涉及主从合同关系的,根据主合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确定案由。当事人仅因为从合同发生争议,按照从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当事人的争议确定案由,如担保合同效力纠纷。
三、借贷纠纷的案由有哪些
借款合同纠纷案由包括以下两种,即借款合同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借款合同纠纷又包括:
1、(金融机构)同业拆借纠纷
2、企业之间借款纠纷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如果出现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或者通过诉讼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利用民间借贷进行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或者暴力催收导致他人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
借款利息的复利计算,能否提前预算?
356人看过
-
计算复利是否合法的借贷方式?
290人看过
-
信用卡欠款是否计算复利
301人看过
-
现金借贷中的复利计算是否符合法规?
483人看过
-
个人借款可计复利但不能“滚”高利
416人看过
-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是否支持复利
135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个人借款应按复利计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3法律不支持贷款总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的除外。前款称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是指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
-
合同中借款复利是否有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4下面由我为大家解答“合同双方约定的借款复利有效吗”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复利是有效的,但是最终的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第28条是这样规定的: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
-
借款合同约定计算复利合法吗如果合同中指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07借款合同约定计算复利是合法的,只是如果约定的如果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超出部分同样不受法律保护。法律上的复利是有限制的,即计入本金的利息不能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不能计入本金。
-
贷款违约金复利是否计算在借款人之间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01、不合理,复利计算也称利滚利,属于高利贷的计算方式,国家早已取消该种计息方式。 2、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
-
中计算复利的,是否合法?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7民间借贷中的贷款人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借款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关系外,还有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借款关系,这些借款关系在实践中统称为民间借贷关系。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弥补了国家金融信贷资金的不足,对信贷资金投向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对于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问题,我国《合同法》第211条明确规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