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基本原则是国家立法指导思想在实际立法活动中的具体贯彻和落实,是对国家立法意图的总体概括;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立法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它是关于立法路线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立法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地方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地方性法规是指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具有从属性、地方性的法律特征。从属性是指法律、行政法规是上位法,地方性法规是下位法,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是指地方性法规的适用范围只能限于本行政区域。上述两个法律特征,体现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的两个基本立法原则。即:一是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二是制定地方性法规必须不能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前者可以简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后者可以简称为不相抵触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地方立法的灵魂和生命线,不相抵触是地方立法的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条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
我国立法贯彻公正公平的原则
243人看过
-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如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298人看过
-
社会保险法应当贯彻公平原则
201人看过
-
全面理解和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215人看过
-
怎么贯彻婚姻自由原则
245人看过
-
婚姻自由原则如何贯彻
181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如何贯彻公平原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09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
-
贯彻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29《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该条文体现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第三人,谁主张一定的事实(包括肯定事实和否定事实),谁就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当事人举不出证据证明该事实的,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反驳,不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就要承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就可能败诉。因此,把“谁主张,谁举证”作为举证制度的一项重
-
-
建筑工程要贯彻的目标分解原则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30建设项目目标分解应遵循以下原则:(1)能分能合。这就要求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可以自上而下分解,也可以根据需要自下而上综合。不按工种分解,按工程部位分解。这是因为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也是工程实体的形成过程,分解直观,可以连接投资、进度、质量三个目标,方便分析偏差原因。区别对待,有粗有细。根据建设项目目标的具体内容、功能和数据,目标分解的粗细应有所不同。(4)数据源可靠。目标分解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服
-
如何贯彻执行禁止反言原则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1禁止反言原则的适用是: 1、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