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关于执法人员回避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6 11:53:35 166 人看过

《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42条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一、什么是回避原则

回避原则又称“回避制度”。中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明文规定了这一原则。中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规定回避原则,但也以专章规定了回避制度。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必须依法实行回避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承办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因遇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或执行有关任务的情形,不参加对该案的审理或有关任务的执行。在审判案件和执行有关任务时,上述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

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应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要求他们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关于申请回避的处理,对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人民法院对回避申请所作的决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但必须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作出。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实行回避制度,是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共有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同时,也为了消除当事人的思想疑虑,保证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切实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05: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人相关文章
  • 执法人员在行政机关做出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上述职责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与当事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2、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3、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符合回避条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回避。申请回避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申请,也可以是书面申请,用口头方式申请回避的,承办处室应当予以记录。被申请回避的行政执法人员在本局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时不参与有关事项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中层干部的回避,由局领导决定,其他行政执法人员的回避,由处室负责人决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
    2023-02-25
    327人看过
  • 应完善执行人员回避规定
    执行程序是诉讼的最后一道程序,但我国法律未对执行人员回避作出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执行案件一般由立案庭移交或执行庭长指定具体的承办人完成送达、调查、裁定等工作事项,需采取强制措施时则派多名执行员协助执行,同时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律未要求法院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执行人员名单,这样一旦出现执行人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时,对执行人员应否回避、如何回避、由谁监督回避、何时提出回避等问题无法解决,致使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无法行使申请回避的权利。为此,笔者建议应参照法官法的规定,对执行人员进行管理,尽快完善执行人员回避的相关规定,使回避这一诉讼基本原则在执行程序得到全面执行,以便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增加诉讼的透明度。
    2023-06-06
    381人看过
  • 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关系
    一、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关系《公务员法》仅要求相互之间存在着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进行任职回避。另外,《公务员法》没有对近姻亲的范围作出具体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配偶以及儿女配偶的父母,一般与公务员的联系较为紧密,属任职回避之列。二、应予回避的职务的范围(一)具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因为如果这类公务员任职于同一国家机关,且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那么他(她)们之间就具有同事和亲属双重关系,这种局面必然会使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化,影响国家机关管理活动的正常展开。当然,我们也不能无限扩大任职回避的内容。任职回避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公务员在同一机关任职;二是两个公务员隶属于并且是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也就是说,如果具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
    2023-06-19
    305人看过
  • 关于行政执法文书有何规定?
    制作行政执法文书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具有很强的法定性。行政执法主体需要具备下述条件: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2、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依据;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4、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行政执法文书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权,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所适用的文件。行政主体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作相应的执法文书。行政执法文书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行政执法文书本身的存在、文书规格以及文书内容构成的设计,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程序、形式由行政机关统一制定,一经形成,认真、严格地遵守。执法文书只对特定的当事人具有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当执法文书发生法律效力时,有关当事人必须予以服从,否则行政机关有权自行执法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律师补充: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文书中
    2023-05-06
    339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
    分别裁决和合并执行有所了解。分别裁决有利于分清违法行为的事实、明确责任,为当事人依法寻求救济方便;而合并执行则体现了违法行为和处罚相当的原则,也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然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种类的处罚并不适合合并执行,适用于合并执行的处罚种类仅限于罚款、行政拘留处罚。同时,拘留合并执行的最高期限是比照刑罚有期徒刑的合并执行比例而确定的,最高期限为20日。根据上述规定,对于不同的违法行为,需要分别进行裁决,不能将多个违法行为合并处理。所谓分别裁决,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所实施的数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种一种地分别进行裁决,有几种违法行为就做几个裁决书。分别裁决有利于分清违法行为的事实、明确责任,为当事人依法寻求救济方便。2、可以合并执行的处罚种类。合并执行,体现了违法行为和处罚相当的原则,也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处罚种类都适合合并执行。首先,不同种类的处罚
    2023-11-15
    456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回避条例是什么?
    一、行政处罚法回避条例是什么?行政处罚法回避条例是如果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话,应当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二、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是怎么规定的?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
    2023-04-13
    499人看过
  •  逃避行政执法调查的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服从处罚决定。如果当事人不配合行政执法调查,可以通过其它证据材料证明违法事实,依法向其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给其三日陈述、申辩或听证权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所有被处罚的当事人都必须服从处罚决定。如果当事人不配合行政执法调查,比如不配合做笔录或沉默不语,那么他们将被视为不配合执法。通过其它证据材料能证明违法事实的,依法向其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给其三日陈述、申辩或听证权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执 法 不 配 合 的 处 罚 措 施 : 不 配 合 调 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不服时,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有些当事人并不配合行政机关的调查工作,给行政机关的工作带来了困扰。针对这种不配合调查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
    2023-09-13
    261人看过
  •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利害关系人需要回避吗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利害关系人是需要回避的,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回避范围是:1、当事人中有其亲属的。2、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亲属关系的。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有时聘用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处理本案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该代理人之有亲属关系,实际与无异于与当事人的亲属关系,在此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回避,可能会导致案件处理不公。3、在与本案有关的程序中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行政案件在调查程序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向调查人员提供了证言,或者以专家的身份就案件的专门问题做出鉴定结论,他们提供的证据成为行政机关处理本案的证据之一。4、与当事人之间有监护关系的。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这种职责的承担者在法律上称为监护人。5、当事人为社团法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其成员之一的。
    2023-03-04
    103人看过
  • 行政回避那个法律规定的
    一、行政回避那个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七十四条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对当事人提出的明显不属于法定回避事由的申请,法庭可以依法当庭
    2023-06-02
    335人看过
  • 行政执法人员什么情形下需要回避
    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应当回避。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审查,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决定作出之前,不停止调查。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本案相对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律师补充:应当回避人员不回避的法律后果如下:1、在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到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被申请回避人员应暂时停止职务行为,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一般认为紧急措施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强制措施;2、在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人员不需要停止职务行为;3、因回避需要更换审判人员的,已经进行的诉讼程序无需重新进行;4、在回避决定作出前,被申请回避人员应当停止而没有停止职务行为,其所作出的行为,是不
    2023-05-06
    179人看过
  • 如何规划行政处罚执法流程
    当前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的工作思路,就是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发挥环境法制部门的能动作用,强化各执法部门和单位的组织建设和责任考核,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和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机制的运行力和责任的威慑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逐步形成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的科学体系和长效机制。(一)健全机制约束,规范执法程序的有效运行。落实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关键要建立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要健全完善行政办理工作机制。行政办理主要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鉴定、行政给付等依申请行政执法行为。要依据职权特点,着力完善行政办理的立案受理、审查决定、案卷管理、统计分析、上报备案等工作运行机制,明确环节分工,细化岗位职责,落实责任人员,做到设置合理,流程清楚,责任明晰,科学规范。在行政办理工作机制中,要强化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管理
    2023-06-02
    315人看过
  • 执法人员回避制度
    执法人员回避制度。执法人员回避制度一、卫生执法人员(包括具体承办人员、会议人员、审批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遇到如下情况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可以要求其回避,执法人员既不自行回避,当事人有不申请其回避的,处室负责人及所领导可以责令其回避。1、是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2、本人或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厉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二、执法人员的回避由处室负责人决定。处室负责人的回避又分管所领导决定,分管所领导的回避由所长决定。所长的回避由所务会决定。三、当事人申请执法人员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证据,处室或所领导不同意其回避申请的,应当告之理由。
    2023-06-11
    301人看过
  •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权如何规定
    城市管理执法的行政处罚权范围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包括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以及环境保护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务管理、食品药品监管方面与城市管理相关部分的行政处罚权。需要集中行使的城市管理执法事项,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三)执法频率高、专业技术要求适宜;(四)确实需要集中行使的。一、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原则是什么行为不再罚原则应在四个层面上运作。(1)同一行为不再理。行政主体对行为人的第一个处理尚未失去效力时,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第二次处理,除非第二个处理是对第一个处理的补充、更正或者补正。如果第一个处理违法不当,行政主体应当先撤销,再重新处理。如果第一个处理合法正确但未达行政目标,行政主体应充分考虑信赖保护原则,必须撤销的,应依法给受损失的相对人一定的补偿。(2)
    2023-03-17
    318人看过
  • 如何申请法官回避中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有利于提高法官
    当事人申请回避时,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作出决定。法院可以依法驳回当事人属于法定回避原因的申请。申请人对拒绝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在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会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申请法官回避有哪些情况申请法官回避的情况有: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4、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2023-08-08
    45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人
    词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法人
    相关咨询
    • 对方当事人要求执法人员回避,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回避是怎样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8
      《行政处罚法》在第五章中分别规定了“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简易程序,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一条规定了一般程序,第四十二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听证程序。 (一)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1、表明身份。它是表明处罚主体是否合法的必要手续,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或委托书。 2、说明处罚理由。执法人员应主动向当事人说明其违法行为的事实,说明其违反的
    • 行政执法人员回避制度怎样规定,如果执法人员不回避要怎样处理?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6
      在审判案件和执行有关任务时,上述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应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要求他们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
    •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回避办法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07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回避有以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
    • 侄子要被行政处罚,那么行政执法回避的法律规定是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回避制度是指办案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时,不应参与该案件调查处理的制度。办案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案件调查处理人员应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向行政处罚机关申请回避。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相对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三条一般办案人员的回避,由所
    • 行政执法人员回避制度规定什么情形需要回避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06
      行政执法人员回避制度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办案的人员是案件相对人的的近亲属的情况,办案的人员是和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办案的人员是和案件的当事人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证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