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行为究竟属于什么罪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3 23:10:58
84 人看过
首先,必须具备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条件,亦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务必完全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假设之上。
若其所传播的并非毫无根据地捏造,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哪怕该事实可能有所损害他人的人格与声誉,也不会构成犯罪。
其次,必须实施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这里的“散布”指的是将捏造的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扩散。
而这一公开产业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则通过口语传播;
二则透过文字媒介,利用大小报纸、绘画、杂志、书籍、信函等手段进行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究竟什么才属于家暴行为
55人看过
-
如何证明行为属于诽谤罪
55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诽谤属于什么行为?
299人看过
-
侮辱诽谤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289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商业诽谤?
67人看过
-
诽谤罪属于行政处罚
18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
什么是诽谤,诽谤行为中的哪些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5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
-
什么是诽谤罪,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哪些行为是属于诽谤罪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假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的行为。1.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且具有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个人目的。2.客观方面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3。必须是情节严重,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宣
-
诽谤属于犯法行为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06诽谤属于犯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
-
家暴诽谤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0有家暴行为的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名誉诽谤如有相关证据可考虑民事侵权,是否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