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据本身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是通过技术合成的,否则,就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2、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与要证明的事实有关联。
3、证据的取得方式必须合法。通过非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不会被法院采纳。
一、老公和小三的聊天记录算证据吗
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一种。微信作为证据想让法院得到认可并支持,必须要完成以下的举证:(一)必须确认微信的使用主体就是当事人双方。如果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证据,但是却不能证明使用微信的当事人为案件的当事人,这在原则上就不符合主体的条件。(二)保证获取微信聊天记录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过非法的方式获得证据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三)必须提供真实和完整的微信证据,必须保证微信证据和其他证据之间存有关联性,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在诉讼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对证据的认可和支持,必须保证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二、刑事证据的三性说法
认定事实应从证据三性入手,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判断,以利于正确适用法律。一、合法性判断。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1、证据形式应当符合诉讼法的法定分类。2、取证主体要适格,取证方法和程序要合法。二、真实性判断。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1、利害关系规则。如果证据与结果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通常会影响到言辞的真实性。2、生活逻辑规则。若言辞证据存在因果时序逻辑错误,则内容真实性存在疑问。3、相互印证法则。若证据之间内容吻合、细节一致,则称能够相互印证,其真实性显著增强。比如传来证据最好由原始证据来印证。4、仅就言辞证据而言,距发案时间越近,其真实性越强。三、关联性判断。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
三、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
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
1、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2、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3、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
-
离婚前藏匿孩子触犯什么法律
58人看过
-
离婚期间藏匿孩子怎么办
428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应对藏匿的结婚证
490人看过
-
离婚前藏匿孩子违法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205人看过
-
离婚藏匿孩子是否属于犯法行为
316人看过
-
藏匿不动产离婚如何处理
339人看过
原始证据是指从直接来源与案件出的第一手证明材料。 物证中的原始证据,通常包括现场留下的物质与痕迹,例如现场发现的指纹。 书证中的原始证据,通常包括与案情有关的书面材料的原件,例如合同书原件。 人证中的原始证据,指直接感知案情的人,所提供的证... 更多>
-
离婚前孩子隐藏不开报案怎么举证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051、证据本身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是通过技术合成的,否则,就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2、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与要证明的事实有关联。 3、证据的取得方式必须合法。通过非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不会被法院采纳。
-
时对藏匿共同财产如何举证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2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律师建议原告进行财产保全。在申请财产保全的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需要提供足额的财产作为担保,而原告根本没有如何的财产来提供担保。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律师特别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以原告在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份额即请求分配到的夫妻共同财产数额作为财产保全担保(司法实践中没有足额的财产做担保,法院将不予财产保全)。该申请尽管没有得到法院的批准,但是法院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并最终报院长批准
-
离婚时藏匿孩子判刑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2“违法” 在离婚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自都想得到孩子抚养权的情况,在法院宣判之后,没有得到抚养权的一方将孩子藏匿起来,这种行为是违法的。离婚后探视时带走藏匿子女,是侵犯了另一方对子女的探视权的违法行为。
-
当人在离婚前藏匿孩子的话犯法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7夫妻双方在协议离婚时,需对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若达不成协议,就不满足协议离婚的条件,需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对孩子的抚养权做出决定。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探望权,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让看孩子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那么在离婚前藏匿孩子的行为当然也是违法的。
-
男方藏匿离婚证,如何办理离婚手续?四川在线咨询 2025-0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女方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如果无法出具结婚证,女方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证明材料起诉离婚。起诉离婚需要提交起诉状一式两份、原告本人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材料,到被告住所地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如果被告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到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