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当事人申请执行,如何交法院执行款
法院执行款在法院出具的执行通知书上表明了具体金额和缴纳方式,一般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缴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1、第八条:执行款到账次日,财务部门应当将到账情况告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应当在五日内将收款时间和数额等有关情况告知案件当事人。
2、第九条:执行款到账后,执行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核算执行费用和执行款,并及时通知申请执行人办理取款手续。需要延期划付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书面
3、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向申请执行人支付执行款前,应当依法扣除未缴的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
二、法院在当事人缴纳执行款后法院会提供收款证明吗
被执行人将执行款交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财务部门应当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款凭据。
附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
第七条交款人直接到人民法院交付执行款的,执行人员可以会同交款人或由交款人直接到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交付现金的,财务部门应当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款凭据;交付票据的,财务部门应当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取凭证,在款项到账后三日内通知执行人员领取收款凭据。
收到财务部门的收款凭据后,执行人员应当及时通知被执行人或交款人在指定期限内用收取凭证更换收款凭据。被执行人或交款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办理更换手续或明确拒绝更换的,执行人员应当书面说明情况,连同收款凭据一并附卷。
第八条交款人采用转账汇款方式交付和人民法院采用扣划方式收取执行款的,财务部门应当在款项到账后三日内通知执行人员领取收款凭据。
收到财务部门的收款凭据后,执行人员应当参照本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办理。
第九条
执行人员原则上不直接收取现金和票据;确有必要直接收取的,应当不少于两名执行人员在场,即时向交款人出具收取凭证,同时制作收款笔录,由交款人和在场人员签名。
执行人员直接收取现金或者票据的,应当在回院后当日将现金或票据移交财务部门;当日移交确有困难的,应当在回院后一日内移交并说明原因。财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办理。
收到财务部门的收款凭据后,执行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办理。
在法院下达的执行通知书后内,明确的标注的执行款的缴纳方式和缴纳途径,一般来说是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院提供的账户进行转账,二是直接缴纳现金到法院执行局。这两种方式可任选其一,目前大部分执行局也支持手机转账,但是一般不可以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
。
-
申请执行:如果法院的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
148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若当事人拒绝执行法院如何执行
496人看过
-
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如何申请
111人看过
-
当事人申请法院先于执行的,费用应当如何确定
241人看过
-
人民法院如何执行当事人公积金存款
233人看过
-
当事人如何提出先予执行的申请
297人看过
-
申请执行的当事人申请会被法院执行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8根据规定申请人申请执行法院都会执行吗标准如下: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行使司法执行权,强制义务人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活动。
-
拒不履行法院的执行如何申请执行?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7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立案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都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需要提醒您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拒不履行法院执行要怎么申请有些案件的生效裁判文书可以不经申请,直接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主要包括: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
-
申请人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材料后如法院迟迟未执行该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8申请人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材料后,如法院迟迟未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
如果法院执行未结还能再申请执行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91、申请人撤销强制执行申请后,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 2、法院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还可以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如果超过两年申请执行的期限,不能再申请强制执行。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二十条因撤销申请而终结执行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再次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
-
如果妨害法院执行如何执行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9行为人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行为人在诉讼中实施了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行为,该行为在客观上妨碍和干扰了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引起了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后果。行为可能表现为作为,如伪造证据或毁灭证据、指使他人做伪证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到庭、有义务协助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人员拒绝协助人民法院开展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