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能判几年
1、触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一般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要是属于较轻犯罪情节的话,则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自然人,都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破坏电力设备,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这是本罪与意外事件的主要区别之所在。本罪的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电力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等。而且,本罪的犯罪对象即电力设备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也就是说,过失破坏的如果不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如库存的、废弃的、正在生产中的或修理中的电力设备,则不成立本罪。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根据规定,行为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破坏了电力设备,从而影响或破坏了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进而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如果行为人的过失破坏行为没有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本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n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电力设备的过失损坏罪是什么?
249人看过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及相关罪名的区分
367人看过
-
电力设备损坏罪如何判刑
57人看过
-
电力设备过失损坏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250人看过
-
电力设备过失损坏罪既遂的刑罚如何?
388人看过
-
电力设备过失损坏罪的案例分析和判决标准
283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案例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5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引起电力设备遭受损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不同于破坏电力设施罪,该罪在主观上是由过失造成,而不是出于故意破坏。行为人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使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失去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造成人、财、物严重损失的结果。构成该罪主体的是年满十六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直接操作人员也能构成该罪。刑法规定,犯过失损坏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区别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2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区别在于: (1)主观罪过形式不同。破坏电力设备罪在主观方面是出自故意;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在主观方面则表现为过失。 (2)客观方面不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破坏电力设备罪并不要求发生严重后果才成立犯罪,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危险的,就可成立犯罪。 (3)破坏电力设备罪有既遂与未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中的过失损坏怎么定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1犯罪行为人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对其进行量刑处罚的具体标准为: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概念与特征,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构成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9一、什么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一)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概念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指过失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该罪区别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特征。2、犯罪客观方面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犯罪主
-
电力设备过失损坏罪如何处罚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6根据法律规定,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处罚是: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行为人在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